国学之热,令人欣喜。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人们重新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希望在经典重温中重建精神家园,这既是一种自觉追求,更是文化自信的生动表现。记得几年前,一批民国老课本受到热捧甚至卖到断货,究其原因,打动人的也正是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
“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如今,人们一般认为,国学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这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近年来,教育领域正在形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繁荣局面,并越来越多地向学龄前儿童延伸。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规划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分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大学等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校园之外,许多家长也意识到,如果丢掉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割断了精神命脉。让孩子从小学习国学,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对于他们的人格养成和传统文化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市场。针对幼儿学国学,曾经有一项调查显示,坚决支持孩子进行专业“国学启蒙教育”的家长占到15%;希望孩子能接触“国学”,又对“国学启蒙教育”抱着观望态度的家长占到75%,而反对进行“国学启蒙教育”的家长只占10%。看中“国学热”的巨大商机,以国学为特色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各种“国学班”“读经班”“国学夏令营”花样繁多,孩子们着汉服、行汉礼、诵经典,看起来有模有样。
国学培训之热,需要理性看待。国学培训的兴起,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对于推动传统文化的推广普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也要看到,当前国学培训市场鱼龙混杂,对于学什么、怎样学,缺乏统一规范以及有效监管。比如,有的培训机构在教学理念上没有创新,偏重传统文化知识点灌输,忽视孩子的天性和个性,甚至将背诵作为学习国学的唯一形式,缺少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深入挖掘;有的培训机构师资良莠不齐,教学内容零散混乱,对传统文化资源不加甄别一股脑地照套照用,甚至包含有封建迷信的内容;有的机构盲目追求外在形式,甚至要求孩子吟诵经典时还要效法古人摇头晃脑。更有甚者,一些机构没有办学资质,假传统文化之名,行敛财牟利之实;个别封闭式的国学班对孩子进行体罚的事件,也曾见诸报端。凡此种种,无论是能力有限还是动机不纯,这样质量不高的国学培训,伤了国学,更伤了孩子。
弘扬国学,不能太功利。朱熹曾在《白鹿洞书院学规》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明义理,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而不是为了博览强识写诗作词,用来“钓声名、取利禄”。作为家长,如果将国学当成一种应试特长或潮流来追逐,或者将国学素养的提高完全寄托于培训班,无异于舍本逐末。鲜活的传统文化,只有植根于孩子内心,践行于日常生活,融合时代精神和全球视野,才能真正成为滋养孩子的不竭源泉。课堂之外,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多读读经典,多去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看看,在坐卧起行中让孩子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实现国学教育常态化、家庭化和社会化。有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国学热,不必太热,常温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