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6年8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住界河边 牧民护家园
本报记者 陈 颐
马合沙提和9岁的儿子在一起,保卫边防有了新的接班人。 本报记者 陈 颐摄
更多中国故事
系列报道请扫二维码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有一个边陲小县吉木乃,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达141公里。这个国家级贫困县以农牧业为主,居住着3.9万人,一半以上人口是哈萨克族群众。吉木乃地势开阔,边境线长,在这里种田放牧的农牧民还承担着繁重的戍边任务:一旦发现可疑情况,立即向边防军报告。

今年50岁的马合沙提家住距离边防线仅100米的萨尔乌楞村。从出生起,他便生活在马背上,和担任巡边员的父亲一起放牧守边防。每天,巡边员巡逻一次要走30公里,随身携带着不同颜色的旗子、马鞭子、望远镜、红油漆等物品。看到边境上的铁丝网破损了,父子俩就会用钳子修一修;发现界碑上的字褪色了,就用笔蘸着红油漆,郑重地把“中国”二字和界碑号描了又描;看到界碑脏了,便用干净的抹布认真地擦了又擦;每天还要更换不同颜色的信号旗……

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父子俩每天出门巡边,从不间断地做了几十年,记录了上百本巡边日记。

在萨尔乌楞村边防线上,《经济日报》记者翻开这两代人记录的巡边日记,尽管看不懂哈萨克文字,还是能看到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十几个字的笔记。巡边日记上还有一些照片,马合沙提说,“每当我看到一些可疑的人站在边防线上,就会拍下照片作为记录”。

1999年,马合沙提继承父亲遗志,开始了单独出行的巡边护边事业。他负责巡视的路段是中哈边境68至71号4个界碑间15公里的边境线。由于从小跟随父亲巡边,马合沙提对边境线上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甚至每个土坑、每条水沟、每块石头,他都一一刻在脑海里,记在心里。一旦发现异常,他就立刻向边防军汇报。

守边护边的日子是清苦寂寞的。马合沙提每天要对着15公里长的边境线,对着没有生命的铁丝网、界河、哨楼……实在寂寞了,他会和界河交流,甚至和每一块石头说话。他告诉记者,更多的时候,他会对着大山唱起自己最心爱的歌:“思念像雄鹰在蓝天上飞翔,我可爱的故乡,哪里的山比得上萨吾尔山啊,雪白的冰山就像慈祥的妈妈。”

马合沙提还记得,2010年4月9日,吉木乃县遭遇了特大雪灾。在日常巡边时,他发现哈方70号界碑竟被雪融水冲积的沙石掩埋了七八十厘米。他立即将这一情况报告了边防派出所、吉木乃县边防会晤站。通过两国边境会晤告知后,哈方很快安排专人对70号界碑进行了清理,并向我方表示了诚挚谢意。

萨尔乌楞村的青壮年大多都出外打工、做生意或在口岸装卸货物,即便是帮人捡打瓜,一天也能挣100多元。照这样计算,光这一项一个月至少可挣3000元。而马合沙提从2000年起,每月从边防派出所仅得到150元补助,这些钱也只够买两袋面粉。

然而,马合沙提对巡边护边事业无怨无悔,从来不计报酬。有人说他傻,他却笑着说:“挣钱,我也想啊!但对我来说,护边是更重要的事情!祖国是我们的母亲,孝敬母亲还讲什么报酬吗?”

也有人问他:“这么辛苦,值吗?”马合沙提指着距界碑不到100米的村庄和离边境线只有20米的父亲坟墓说:“这是我们的家呀!我不守护谁来守护!”

如今在萨尔乌楞村,有50多位像马合沙提一样的边境义务护边员。在村庄的一面墙上,记者看到了一幅图画,上面写着:“我家住在界河边,祖国母亲在心间,种田放牧护国土,世世代代守边关。”这几句醒目的话语是这个边境村农牧民们世代以守边护边为己任的真实写照,也是马合沙提执著护边情怀的最好诠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