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舞台,对于山东烟台的丛林集团并不陌生。继2004年凭借世界首台万吨挤压机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之后,今年又因在铝型材深加工方面的成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大奖。目前,烟台的企业已获得4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0余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奖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城市之首。动车组车体材料在这里率先实现国产化,C919大型客机机身所用紧固件、结构件,七成多是烟台造,装备“神舟号”飞船、半潜式深海钻井平台国产化都有烟台企业的身影。
烟台市委书记孟凡利告诉《经济日报》记者:“自主创新不等于自我创新,烟台借梯登高、借力发展,致力于建设创新资源富集、创新人才汇聚、创新环境一流、创新成果迸发的创新型城市,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了主动。”
研发能力不断提升
耗费十几年时间研发一种新产品,到底值不值?这笔账在烟台荣昌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威东心里,早已计算了很多遍。如今取得的成果印证了他的独到眼光——自主研发的生物创新药物“泰爱”已进入临床三期,抗肿瘤药物“RC48”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是目前我国唯一一个批准人体试验的偶联药。新药将在2018年投入市场,年销售额有望突破10亿元。
2008年以来,荣昌制药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过5亿元。现如今,荣昌制药“手握”8个国家一类在研新药产品,成功研制出国内首个“ADC”类抗肿瘤药物。“企业发展如果有捷径的话,那就是持续创新。”荣昌制药副总经理李壮林深有感触地说。
“动车使用的高强度铝合金牵引梁和枕梁,现在国内仅有我们能够生产。”对于自己的技术实力,丛林集团董事长张培良胸有成竹,这种自信源于多年的锲而不舍。过去10年,以资源加工为主的电解铝行业经历了发展黄金期。在同行企业轻松赚“快钱”的时候,丛林集团却一直埋头于铝材深加工的技术开发,先后承担了23项国家科研项目,成功研发出高速列车、地铁轻轨、高端装备制造、电力用等铝合金型材200余种,其中多项发明填补了国内空白。去年丛林集团成功避开了电解铝产能过剩的冲击,将建材等低端产品生产线全部淘汰掉,高端铝型材产能保持上升势头。在全行业效益普遍下滑的背景下,丛林的利润同比增长13%。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烟台市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科技型企业集聚,不断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全市27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1000多家在所属行业中拥有核心技术,一大批高科技企业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产品向精细化、高附加值、高科技领域拓展。
高端人才加快集聚
在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研究院数字实验室,一场与德国西门子工程师的远程会商正在进行。通过模拟海况、共享数据,在各路专家的集思广益下,半潜平台动力系统智能化供电这一难题最终被攻克。通过远程方式,中集来福士将招才引智的“管道”通达海外,吸引了挪威、德国等20多个国家的500多位科技人才。
如果说中集来福士以灵活的方式引八方人才是“不为所有,但求所用”,东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则“连锅端”来了一个科研团队,更带出了一个大健康产业。
今年2月,东方海洋以4.5亿元收购了美国艾维可公司100%股权,在业界引起了不小轰动。艾维可公司拥有从事医药、生物研发领域10年至25年以上经验的博士及博士后就达45人,其中包括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及他的团队,美国临床质谱学会终生成就奖获得者大卫·米林顿,以及华盛顿州立大学博士、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博士等。此前,这家公司为美国强生、美国碧迪医疗器械等全球500强企业提供研发服务。艾维可研发出全球第一个HIV抗原检测试剂和全球第一批FDA批准的HIV诊断试剂,并参与了全球第一批乙肝病毒诊断试剂的研发和生产,已申请十余项美国及全球专利。
收购艾维可公司股权让东方海洋全资拥有了一家名副其实的美国医药企业及研发团队。依托艾维可,东方海洋投资20亿元建设烟台精准医疗科技园,正式进军大健康产业领域。
近年来,烟台全面抓好高层次人才智力引进工作,年均引进各类人才3万多人。为加快集聚各类高端人才,突出重点产业发展、关键领域突破和科技创新需要,今年初,烟台市出台《高端人才(团队)引进“双百计划”》,拟引进100名高端创新人才和100名高端创业人才。今年上半年,烟台引进各类人才近1.4万人,已建设了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园区、烟台市海外人才创业园、烟台市海外学人创业园3处创业园区。“十三五”期间,烟台将把引智和引资相结合,力争“引进一名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催生一个产业、培育一个新增长点”。
大协作凝聚新动能
在位于烟台开发区的路通精密铝业有限公司,有一个先进制造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这个由烟台开发区管委和路通精密共同投资成立的创新平台,是一个由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国内外10多名顶尖博士团队为骨干,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9所知名院校人才所组成的高端“人才智力库”。
他们引进仿真模拟、3D打印制造和低压铸造智能化等新技术,快速服务于周边60多家机械制造配套企业的新产品研发,极大缩短了研发周期。也正是借助于创新平台,路通精密将3D打印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生产,成功进入美国康明斯、德国宝马等世界一流汽车厂商的供应链。
烟台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并不算多,跟路通一样,万华化学、东方电子、泰和新材、绿叶制药、普罗吉生物等一大批企业主动牵手知名高校院所,协同开展产学研合作,形成了多元主体之间“零距离”的大联合、大协作、大创新局面。
目前,烟台市约90%规模以上企业与大学和科研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90%以上的专利技术来自企业与科研单位的合作攻关,90%以上的科技成果来自产学研合作,被业界誉为“三个90%”的“产学研奇迹”,走出了一条协作创新凝聚发展动能的转型之路。
来自烟台市科技局的一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山东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等257所国内高校院所与烟台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实施合作项目779项。不仅如此,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烟台分所等一批科研院所落户烟台,全市共建有5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所国家企业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产学研协作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助推器,由此建立的一批创新平台为促进关键技术研究、聚集高端人才、促进成果转化、整合科技资源发挥了积极作用。”烟台市市长张永霞说,通过出台一系列支持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措施,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正在进一步释放。
今年一季度,烟台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807.7亿元,同比增长8.12%。“烟台制造”正在逐步迈向“烟台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