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8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半年进出口和出口增速全国居首,机电产品成外贸出口主力军
陕西加速补上经济外向度“短板”
本报记者 张 毅

曾经长期制约陕西发展的经济外向度低的“短板”,如今正得到显著弥补和改善。

来自西安海关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陕西省进出口总值947.54亿元,增长11.75%,高于全国15.05个百分点。进出口和出口增速均位居全国第一,进口增速位居全国第五位。有关专家表示,这是近3年来陕西外贸同期同比增速第二次在全国力拔头筹。陕西“不沿边不靠海”,其经济外向度低的“短板”显著改善,得益于持之以恒地优化产业结构,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施策。

加工贸易规模是衡量经济外向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西安海关综合统计处何卫认为,过去陕西这一数据占比始终徘徊在30%左右,从2014年开始,陕西加工贸易规模一举超过一般贸易额,并连续几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陕西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逾601亿元,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值的63.5%”。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以集成电路、存储芯片、固态硬盘等为主的机电产品成为陕西外贸出口主导产品。

有关专家认为,陕西外贸增速和外贸结构的显著改善首先得益于近几年来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地优化产业结构。

仔细观察陕西外贸的增长构成发现,外资企业进出口增势迅猛。上半年,陕西外资企业进出口686.87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72.5%,增长17.5%。其中,美光、三星电子两家企业进出口总值合计584.69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61.7%,其加工贸易占全省加工贸易总额的七成以上。上述外向型龙头企业项目均为近年来陕西省针对传统产业结构中能源化工等比重过高的重型化“短板”所布局的“先手棋”。在最近召开的会议上,陕西省省长胡和平表示,今年上半年,陕西非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13.9%,位居全国前列;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7.4%,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2.7%、11%、50%和21.6%。

外向型大项目的带动效应不仅体现在外贸数据上,同时也促进提升了“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省份陕西的经济对外开放和服务水平。上半年陕西外贸分析有关数据显示,西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成为当地外贸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上半年,陕西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值合计637.6亿元,增长15.5%,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值的67.3%。

西安海关监管通关处张莉艳告诉记者,外向型龙头企业及其配套产业链的聚集,还带来了航线物流等产业要素的加速集聚。与外贸供给侧改革形成积极良性互动。近年来,西安海关在全国率先借鉴上海自贸区14项监管创新制度,先后出台企业协调员制度、“关企合作委员会”“先进区、后报关”“仓储企业联网监管”“简化统一进出境备案清单”和“工单式核销”等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大幅降低外贸企业经营成本。以“汇总征税”模式为例,外贸活跃进口企业可向海关申请先提货,后在纳税周期内集中结算缴税,不仅大幅降低缴税频率、节省人力物力而且提高了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受益于通关作业无纸化措施,西安美光公司每周可增加申报进出口4000万美元。

目前,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等特殊监管区域已经实现智能化卡口,通过车卡单绑定,简化卡口操作环节,实现了自动比对、自动判别、自动验放,缩短车辆过卡时间,减少人为干预因素,有效预防执法风险,严密海关监管。“减少企业通关时需要提交的相关单证,简化申报手续,降低申报工作量,实现网上自主报关,大大缩短了报关时间。”张莉艳表示,智能化卡口实现后,车辆过卡时间仅为5秒。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