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行业里,“术业有专攻”的法则应区分得更加清晰、更为专门化才是
电影暑期档已经过半。虽然排片不少,票房却出奇地“冷”。数据显示,7月票房同比去年减少了近10亿元,备受期待的票房“黑马”也未出现。高票房电影是否有规律可循?投资方如何找准观众的情感脉搏?我认为,代入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条件。
何谓代入?每位受众虽为独一无二之个体,家庭出身、生活经历、人生阅世各具差异,有些共同的东西却以扎堆形式存在。譬如“50后”“60后”对上世纪80年代那独树一帜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氛围的怀旧,“80后”的《变形金刚》《忍者神龟》《圣斗士》情结,老知青对当年岁月蹉跎的感念,等等。电影投资方选择影片是否有必要投资时,首先就是看该影片内容能否将观影特定群体成功代入,引发对方灵魂的共鸣与触动,使其看电影时自然而然“走进那个故事,跟剧中人物同喜同悲同乐同怨”。
先看成功案例。2013年上映的爱情文艺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通过回溯上世纪90年代大学校园生活与爱情,将那个特殊年代独有的晦涩青春再现得淋漓尽致。电影中,陈孝正和郑微的爱情令在那个年代上过大学的很多人产生无比强烈的共鸣。他们在观影过程中会受到剧中人事的触动,想起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故事和记忆,这也是同类型电影的最大魅力和神秘所在。或许,陈孝正的人物形象就是屏幕前某位观众心中曾经的那个初恋,郑微的靓丽活泼就是现实当中的某个她。此外,该影片节奏舒缓,故事动情而不矫情,戏剧结构虽简单而不失值得回味的反思,代入性算是恰到好处。
相反,2012年全国公映的电影《一九四二》则成为投资方忽视代入感而失败的典型案例。这部电影改编自作家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讲述了1942年发生在我国河南地区的一场旱灾,由此反映了社会各个层面面对灾难时的状态,彰显出灾难之下人性痛苦的拷问和挣扎,可谓是部悲剧色彩浓厚的作品。然而,它却没能通过影像表现出朱光潜所言的“悲剧快感”,而且恰逢另两部截然相反风格的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人再囧途之泰囧》几乎同期上映,结果历史悲情遇上未来幻想和当代笑点,注定以惨淡业绩告终,无法完成票房收入必须至少超过原始投资2.5倍至3倍才能盈利的目标。
细细分析,《一九四二》是很难产生代入感的一部影片。里面的人物性格和情节架构都尚可,主题和基调却很难切入观众内心,过于写实,产生不了共鸣点和起爆点。经历过当年饥荒的人如今都已是古稀之年,并非电影院主要受众群体,因此就算真的存在代入因素,也找不到用武之处。其实,这部电影是表现手法出了问题,它想以艺术电影之魂占据商业电影一席之地,选错了舞台,败走麦城也在情理之中。商业电影的类型化已成定式,倘若投资方不按照类型化概念操作,总想另辟蹊径,剑走偏锋,很容易弄成四不像局面。
灾难或悲剧内容的影片如果想获得院线方面成功,只有走《后天》《2012》这种幻想类大片的路线。这种大片由于含有大量幻想性元素,可以为受众提供丰富的代入感,使他们身临其境,在3D的视觉震撼中如乘过山车般“爽”一把。因此,灾难表现的内容也相当重要,观众能从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外在自然灾害中获得悲剧快感,对于饥饿这类直逼内心苦痛的灾难可能会反应迟钝甚至排斥。可见,电影表现主题的选择也是门学问,需要认真考究,否则就算写出能与《美狄亚》《俄狄浦斯王》比肩的作品,如果不在表现手法上与时俱进,恐怕就要考虑换个呈现舞台(话剧或音乐剧),或者走类似贾樟柯那样的道路,瞄准国际大奖,不要考虑国内院线票房。在电影行业里,“术业有专攻”的法则应区分得更加清晰、更为专门化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