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万祥
开栏的话 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方面,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中国建设迈入新阶段,各地区各部门敢啃硬骨头,勇破利益藩篱,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进展,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今日起,本报推出“法治中国行”专栏,聚焦法治中国建设路上的探索实践、成效经验,传递法治中国的时代强音。
7月31日下午,北京法院469名法官参加了第二批法官入额统一笔试。此次入额特别补充明确了行使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拍卖等裁定权的岗位属于法官岗位。
8月2日,大连市检察院召开司法体制改革动员部署会议,宣布将高新区检察院作为首家试点单位,大连检察机关司法体制改革按下了“启动键”。
从北京到大连,从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召开到《关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关于建立法官、检察官惩戒制度的意见(试行)》等重磅文件出台……司法体制改革向前推动的每一步,都是为了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改革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从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改起,从解决社会公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渐行渐进,越改越深。时至今日,在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的攻坚阶段,新一轮司改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速度向纵深挺进。
突出顶层设计 确保蹄疾步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勾勒司法体制改革蓝图。
2013年11月,“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进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宏伟规划,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出部署。
2014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意见及贯彻实施分工方案》,各项改革任务有了路线图和时间表。此后,《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和《上海市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相继出台,明确政策导向。同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吹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号角,司法体制改革首当其冲,在中央全力推动的190项重大改革中,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多达84项。
司法体制改革试点首先在上海、广东、吉林、湖北、海南、贵州、青海7个省市展开。首批试点于2014年6月启动以来,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已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试点,先后分三批进行。
随着我国三大诉讼法先后修改,一批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司法改革陆续展开。两年多时间里,司法体制改革从“破冰”到全面推开,改革成效逐步显现。
抓住“牛鼻子” 力推四项改革
开弓没有回头箭。自首批试点启动至今,改的是体制机制,破的是利益藩篱。
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司法责任制、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4项改革,既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制度性措施,也是难啃的“硬骨头”。
“谁能入员额”“入员额的法官检察官能享受什么样的待遇”“谁对案件说了算”“对案件说了算的人最后要承担什么责任”……司法责任制度改革直接关系到司法干警的切身利益,最受关注。
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关键在于抓好司法责任制改革这个“牛鼻子”。
员额制考试中,江苏法院坚持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不搞论资排辈、迁就照顾,以最贴近审判工作实际、最符合审判工作规律的方法考试、考核与考评工作,确保最优秀的法官入额。在云南,考试只设置“案例分析”一种题型,突出对证据审查判断、案件事实认定、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文书写作等实务能力的考察。
构建权责统一的法官检察官司法责任制,将司法权真正放给法官检察官,才能保障实现“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
吉林省作为司法改革第一批试点省份,让一大批业务骨干回归办案一线。其中,检察系统通过大部制改革“拆庙减官”,司法办案力量占干警总数近90%;法院系统领导带头办案,发挥“名医把脉”作用,使司法责任制在全省全面推开,“谁办案、谁负责”激发出司法内生动力。
司改成效显现 顺应民之所向
检察官李梅梅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检察院工作已有11年,焦虑和压力一直不小,因为要办的案件一年比一年多。上一年,她共办理公诉和批捕案件331件,最多时手上未决案件达二三十件。
去年5月至今年5月的一年时间里,虽然办理公诉、批捕案件增加到了535件,李梅梅却感到“工作比以前轻松了”。原来,顺德区检察院探索的入额检察官、检察官助理和书记员的全新办案组织,以及率先试点电子卷宗、远程视频审讯等一系列改革,让她办起案子来更加从容。
经过两年耕耘,司法体制改革的“红利”不断释放:优秀人才向办案一线流动趋势明显,司法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正在提高,办案质量效率稳步提升,人均结案数、当庭宣判率上升,案多人少矛盾缓解,上诉率、发回改判率下降。
据统计,试点法院检察院一线办案力量增加20%左右,85%以上司法人力资源配置到办案一线;有的法院入额法官年人均结案增加200多件,一审服判息诉率提高10多个百分点;有的法院在收案增长40%左右的情况下,通过改革,结案增长60%左右。
改革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法院员额法官人均结案数达到每年212.5件,比改革前增加了133.5件。其中,有87%的案件在一审息诉服判,较改革前提高了1.4个百分点。
“未来五年,检察机关要继续从服务大局角度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和检察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在最高检挂职反贪总局三局副局长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远煌说,现在国家正在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检察机关要与时俱进,建立跨行政区划检察院服务跨区域经济发展。
一系列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试点是成功的,实际效果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