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新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8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来一场洞穴里的航天冒险
本报记者 郭静原
▲ 叶光富(前)与训练伙伴们在一起。 (资料图片)

▲ 队员们在洞穴中涉水前行。 (资料图片)

▶ 叶光富(左)依靠照明检测环境数据。 (资料图片)

意大利当地时间7月7日下午两点,从撒丁岛中东部一处地下洞穴走出的那一刻,叶光富重见天日。作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首次参与国际性极具挑战的航天员训练项目,他圆满地完成了此次任务,也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国际合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为期15天的洞穴训练任务里,叶光富经历过何种磨炼和挑战?深入黑暗的地下洞穴又与捕捉宇宙奥秘的“飞天”重任存在怎样的关联?近日,叶光富在中国航天员中心接受了《经济日报》记者的采访。

洞穴里的星际迷航

7月1日,由来自美国、俄罗斯、西班牙、日本和中国5个国家的6名航天员组成的队伍探入地下洞穴。

“有时候,真让人感觉像在外星球进行星际探险。”叶光富向记者形容道,洞穴内温度常年维持在15℃上下,湿度接近99.9%,暗无天日的周遭环境,如迷宫般的地下洞穴系统,遍布的悬崖峭壁和地下河流等,无一不是团队行进的绊脚石。

受训人员事先要将专业装备穿戴齐全,包括探洞服、防水服、背带系统、安全头盔以及各种安全挂钩等。“每次从营地出发前,乘组成员之间还必须互相对装具进行再次确认。因为,大部分行进的路段不是悬崖就是峭壁,不是上升就是下降,装具是否可靠、操作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生命安全。”叶光富说。

行进途中,洞内随处可见大自然的神奇瑰丽。然而,美丽的背后都暗藏着重重危机。“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小心谨慎地从岩石平台上降落至黑暗洞底,后来才得知,垂直下降的高度足足超过50米,相当于在黑暗中下降近17层楼。”叶光富说。

除了进行洞穴探险,作为团队任命的地形勘测和环境监测负责人,叶光富还要负责探索和勘测洞穴未知区域、分析勘测数据与3D建模、实时监测环境参数等任务。在通过平静无波的地下河时,必须格外小心那片深不见底的水域及水下的暗流、暗礁;在测量未知洞穴时,还需要处处留意岩石的状况,不放过蛛丝马迹。

叶光富介绍,团队在进行洞穴勘测的最后阶段,曾发现一个巨大的洞厅。然而,正是他准确捕捉到行进时存在岩石滑落的现象,及时感知危险的存在,果断让目标队员迅速撤回。

“就在我的队员往回走的过程中,岩石开始滑落,并逐渐演变成一大片岩石滑坡,时间整整持续了1分钟以上,好在我们都安全撤出了危险区域。”对于训练时发生的小插曲,叶光富还记忆犹新。

“有位航天员曾对我说,‘让叶执行这项任务,我非常放心’。”叶光富说,中国航天员从容应对各项挑战,成功完成此次洞穴训练任务,表现出的良好精神风貌和优秀的综合能力素质,受到国际同仁的认可。

极端环境磨炼意志

自2011年起,欧洲空间局开始在意大利撒丁岛组织航天员洞穴训练任务,来自不同国家的航天员组成乘组,在与外界隔离的复杂洞穴中进行探险、勘查和测绘等活动,并完成采集洞穴样本、寻找生命等一系列科学试验,旨在通过于极端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评估和锻炼航天员的行为绩效技能。

6月24日至7月1日,在叶光富和他的团队在出发探洞之前,就已接受为期逾1周的准备训练,既要与乘组队员们相识相交,又要熟悉地下洞穴的地貌情况,开展涉水、负重攀爬、垂直上升及下降等训练,并接受探洞装备介绍、洞穴测绘技术教学等项目。

在随后6天6夜的探洞时间里,国际航天员组成的小组在这个与外界隔离的深邃黑洞中居住并合作完成任务。本应“上天”纵览银河星系的航天员们,如今“入地”冒险探索未知,复杂的地下洞穴系统究竟为参训航天员们提供了哪些训练优势?

中国航天员中心副总设计师黄伟芬带队并参加了此次训练。黄伟芬向记者介绍,洞穴训练虽不能模拟航天时的微重力条件,但崎岖不平的表面、有限的光照、使用洞穴装备进行垂直攀爬等环境下寻找路线和定位等,能够训练航天员的三维空间感。此外,持续在黑暗情况下使用人造灯光,将影响受训者对时间和色彩的感知,缺少自然时间参数还会造成生理节律紊乱和睡眠模式的改变,这些都类似于航天飞行中将会遇到的种种困难。

“洞穴训练以空间站长期驻留人的行为绩效能力模型为基础,模拟航天员在长时间航天飞行中将面临的心理压力,同时以加强团队协作为主要目标,在短时间内磨炼受训者的意志与能力,从而获得巨大收益。”黄伟芬说。

在此之前,中国航天员中心已于2013年1月开始,为欧洲航天员中心(EAC)航天员提供相关训练支持。同时,双方探讨了后续将开展的合作项目,其中就包括欧洲航天员中心为中国航天员提供洞穴训练。

团队互信合作攻坚

经过重重筛选,叶光富凭借过硬的资质成为首次参与国际性洞穴训练任务的中国航天员。他不仅要面对恶劣、危险的洞内环境,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也使得乘组之间的文化差异与沟通障碍开始显现。

叶光富告诉记者,“除我之外,其他航天员经常在同一个航天训练系统下工作,他们会为了飞行任务到世界各地参与国际训练等,彼此间已互相认识,这让他们拥有更多话题沟通交流”。

然而,在洞穴这样一个特殊环境里,黑暗、阴冷、潮湿、狭小、隔离和陌生时刻伴随,乘组队员们不得不处于高负荷、高风险的任务氛围之中,一个没有凝聚力和融合力的团队执行任务将会异常危险。

“加入训练的头两天,团队间的交流并不多,但我深知团队多元文化的融合对于这次国际合作任务至关重要。于是,我加强语言学习和文化交流,并大方地向他们请教飞行经验、讨论技术难点、咨询任务划分等,积极融入大家以平衡团队协作与文化差异的天平。”叶光富说。

通过2周的训练,不同国家航天员组成的国际乘组实现了跨文化的交流协作,进一步加深了不同航天机构航天员之间的理解与互信,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载人航天飞行环境中存在着诸如密闭、高工作负荷、高风险等应激因素,可能会导致航天员操作失误、动机下降、工作绩效降低,影响乘组的团队气氛、凝聚力和人际关系等,甚至最终影响到载人航天的安全和航天任务的顺利完成。”黄伟芬表示,实践证明,通过开展极端环境下的特殊训练,是提升航天员执行航天任务、加强团队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值得我国创新和发展航天员训练技术借鉴和参考,并将逐渐成为甄别优秀航天员的必修课。

“中国航天员中心还将根据具体项目优中选拔参与培训的航天员,瞄准专家型航天员队伍建设,为将来的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输送优质人才。”中国航天员中心党委书记李新科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