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绿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8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北兴隆探索秸秆综合利用之道——
秸秆成了抢手货
本报记者 顾 阳

夏秋之际,焚烧秸秆成了让不少地方政府“头疼”的事,特别是在沟壑纵横的山区,机械化作业只能“望洋兴叹”。近日,《经济日报》记者在河北兴隆调研发现,当地借助市场力量,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秸秆综合利用之路,不仅帮助农民解决了秸秆处置难的问题,还将秸秆变废为宝,取得了经济、生态的双赢。

“咱用的也不是什么高科技,只是根据山区实际,找到了秸秆生态开发利用的最佳结合点。”河北兴隆县一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赵万元说。

兴隆县是燕山主脉所在地,是典型的山区县,当地农民多种植玉米,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秸秆废弃物。“大杖子乡周边约有20万亩的原料资源。”赵万元告诉记者,秸秆处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以农作物秸秆为主原料,加入树枝、废弃菌棒等农林废弃物,制作成为牛羊饲料;二是将上述原料通过特殊工艺压缩致密成型,制成单位体积热值高、便于运输的生物质燃料。

记者来到了一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厂房,偌大的厂房内堆满了小山状的秸秆包。“你看,这是处理过的秸秆饲料,表面上看没什么不同,但牛羊一闻就知道。”赵万元说,他们的秘诀就在于将传统的秸秆饲料进行了发酵处理,高温高压发酵后的秸秆会散发出特有的焦糖味,牛羊特别爱吃,“别小看了这道工序,发酵后的饲料每吨要多卖200多元钱”。

在兴隆县农牧局新能源办公室主任郭艳春看来,一通新能源的另一个“杀手锏”就是秸秆的回收体系。“兴隆平坦土地较少,仅靠人工回收秸秆成本高效率低。一通新能源把生产车间延伸到了田间地头,就地生产储存,让生产成本降了一大截。”郭艳春说。

记者在厂房看到,粉碎机、柔丝机等现代农机装备一应俱全。“这些机器在生产时都派上了大用途!”赵万元说,这些家当一度让他们捉襟见肘,好在县乡农机补贴帮了大忙。

据估算,每吨秸秆利用可使农民增加收入140元,同时还可促进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过去秸秆是我们这里的‘一害’,防火防污染形势非常严重,现在成了农民手中的抢手货了,全县80%可收集到的秸秆都得到了再利用!”大杖子乡党委书记赵海江说。

1年下来,公司生产的秸秆饲料常常需提前1、2个月预定才能满足需求。“在县里支持下,我们准备把秸秆收购点拓展到周边的承德县、宽城县”,赵万元说。刚刚出台的《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6—2030)》提出,河北省将深入开展作物秸秆利用,到2020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6%。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