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沙海,巍巍昆仑。在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在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在海拔2100米至4500米的昆仑山怀抱里,各族干部群众携手相依,在艰苦的环境里,让戈壁荒滩林果成行,让高山草场变成了牛羊的天堂,并先后涌现出张永进、达芳等先进模范。
盛夏7月,《经济日报》记者辗转1500多公里,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一牧场蹲点采访。深入干部群众中,记者感受到一种激昂、一种担当、一种情怀。
进农户、钻菜棚、入校园、访牧工,在一牧场,记者努力解开昆仑山的幸福密码,记录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融情:民族团结一家亲
在一牧场,总能看到这样一个身影:身着迷彩服,个头不高,面挂微笑。他叫张永进,乳名叫喜喜,曾担任过连长,被各族群众亲切地称为喜喜连长。“喜喜连长来了,喜事就来了。”这是一牧场职工和周边群众的口头禅。
一次,张永进去和田出差,在返回的长途客车上,邻座乘客大声说,“喜喜连长是我的好朋友,为人特别好,对咱们维吾尔族群众特别关心”。其他乘客也纷纷称赞喜喜连长,车里热闹起来。
“我并不认识这个人,但他好像和我很熟。”张永进很纳闷。“你认识喜喜连长吗?”他忍不住问邻座乘客。“认识,认识,熟得很。”这位老乡说。“可我就是喜喜连长啊,好像没见过你呀,不过谢谢你的夸奖。”听张永进这么讲,邻座乘客窘得红了脸:“哦!我只是听家里人常提起您,没想到就在身边。”话音未落,车上乘客纷纷将目光投向他们,笑了起来,随后不约而同鼓起了掌……
“我在昆仑山区生活工作了50多年,是这里发展的见证人,民族团结的见证人。”2014年底,张永进到了退休年龄,女儿打算接他到和田市养老,但他舍不得这片深爱的土地,又被团场返聘。“一牧场各民族就是一个家庭,骨肉相亲。”张永进说。
张永进是一牧场职工的杰出代表,践行民族团结的典范。一牧场有2700多人,少数民族占63%,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最为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团场。成立65年来,一牧场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生命线,为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民族团结贵在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一牧场党委书记、政委施永学告诉记者,在一牧场,每年都进行民族团结总结、评比、表彰,不断涌现出像张永进这样的先进人物。
在牧场出生、工作、入党、成家的一牧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图妮莎罕·阿卜杜热合说,在刚刚过去的肉孜节,团场领导、汉族同事和朋友纷纷到少数民族职工家中祝贺。实际上,无论是古尔邦节、肉孜节,还是中秋节,大家都是一起过。“你到我家包粽子,我去你家吃馓子。各族群众不分彼此,其乐融融。”他说。
在一牧场采访,记者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职工的名字非常独特,比如有维吾尔族职工名叫买买江·老王,有汉族职工被唤作阿不都·小蔡、伊明江·刘。这些组合式名字的背后,都隐藏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感人故事。
7月8日晚,在一牧场文化广场,100余人组成的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有维吾尔族的,也有汉族的,大家身着统一服装,精神饱满。这激越的锣鼓声,传递出民族团结的力量,奏响了民族团结的赞歌……
融合:兵地携手一盘棋
“叔叔好!”走进一牧场中学,孩子们主动和记者热情地打招呼。古丽努尔和阿卜力米提姐弟俩分别读小学四年级和二年级,他们在父亲托乎提库尔班的陪伴下,来到学校排练节目。他们家住临近的奴尔乡尤喀克阿其玛村,并不在一牧场。托乎提库尔班说,兵团学校师资条件好,离家又近,所以将两个孩子送到这里上学。
作为一所集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为一体的全日制寄宿制学校,一牧场中学近年来以优良的双语教育、完善的硬件设施吸引了周边乡镇的孩子前来读书。目前在校的632名学生中,有298名来自周边乡镇。
一牧场与策勒县4个乡、33个自然村相连,兵团职工与地方农民同日月、共风雨,走出了一条融合发展之路。一牧场副政委吴丹说:“我们用兵地一家人的眼光,坚持产业发展共赢、城镇建设共推、社会服务共享、生态文明共建等思路,促进了发展深度融合。”
教育、医疗是民生之重,一牧场将学校、医院向周边乡镇开放。学校的双语教学不仅让孩子们受益,也让孩子所在的家庭受益。在一牧场中学就读后,古丽努尔和阿卜力米提的汉语水平提高很快,成为父母的好帮手。遇到父母看不懂的汉字,姐弟俩抢着翻译。
一牧场中学党支部书记谢贤碧自豪地告诉记者,“学校已为周边乡镇培养学生2600余名,其中有200多名少数民族毕业生走上各级领导岗位,100多名毕业生成为专业技术人才”。
一牧场医院则把服务周边乡镇各族群众作为己任,医院门诊和连队医务室几乎每天都会接诊地方农村的患者。他们还经常派出医护人员到乡村、牧区巡诊,为地方农牧民防疫治病。
农牧业生产是兵团的优势。60多年来,一牧场形成了一套适合当地的种植、养殖生产、管理体系。他们把先进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周边乡镇的农牧民,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尤喀克阿其玛村党支部书记吾布力海日·买提赛地感慨地说:“麦子遭虫害了,一牧场给出主意;羊娃子病了,一牧场给想办法,我们多亏了一牧场这个好邻居。”
为优化种植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去年6月,一牧场与奴尔乡合作,共同改造开发3万亩土地,并吸收剩余劳动力进入团场连队。在这个兵地融合现代农业示范区,记者看到,核桃林整齐划一,一眼望不到边。25岁的麦热木·买提亚森正在林间劳作,她原是奴尔乡萨依巴克村的农民,今年3月成为一牧场职工。原来全家收入主要靠丈夫,现在夫妻俩都挣上了工资,还在牧场小区买了新房。“生活美得很!”她高兴地说。
融智:共谋发展一条心
为加快发展改变面貌,更好发挥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示范区的作用,一牧场将人才支撑、聚才融智作为发展第一要务。
“用事业发展拴住心,才能留住人才;留住人才,才能改变牧场面貌。”一牧场党委书记、政委施永学坦言,在这地理位置偏远、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如何留住人才,的确是一道需要精心破解的难题。
如何拴心留人?我们从吴秋风的经历中可见一斑。4年前,吴秋风初到牧场工作,在场部转了一圈还没用上一刻钟。当时,她心里就打了鼓:“这里太小了,自己能耐得住寂寞吗?”
然而,团场领导无微不至的关心,对未来前景的展望,让她倍感温暖,很快适应了工作环境。“场部很小,但一牧场又很大,遍布昆仑山麓的百万亩草场、茂密的果园,就是广阔天地,完全可以干出一番事业。”团场领导的一席话,以及一牧场淳朴厚重的民风,坚定了吴秋风留下来的信心。2014年6月8日,吴秋风与青年职工杨斌举行了婚礼,把根扎在了昆仑山。
“团场领导给年轻人压担子,在基层一线委以重任,这在一般单位难以做到。”李良军来自四川绵阳,2014年到一牧场工作,不久就被任命为七连副连长,“自己都感到能力强了,进步非常快”。
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一牧场还特别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年轻干部,一批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三连副连长吐逊托合提·斯拉吉充满干劲,倾力帮扶7户贫困户脱贫,因表现优异,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弟弟买乎托提·斯拉吉也入了党,迅速成长起来。
为解决医疗人员紧缺问题,服务好牧场及周边乡镇各族群众,一牧场还采取引智的办法,与兵团六师医院合作,在一牧场医院挂牌第六师一牧场分院,六师医疗单位派出医护人员,进行挂职帮扶。去年,一牧场门诊总量达6000多人次,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牧场除了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双语教育,还在机关干部、连队职工中,以党支部为单位,采取少数民族与汉族结对互学的方式,普及双语学习。目前,全场各级领导干部均有一定的双语交流基础,一线少数民族职工几乎都会用汉语交流。
融情是基础,融合是目标,融智是保障。一牧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深化兵地融合发展的实践,解开了昆仑山的幸福密码,在各族干部群众交往交融、互访互助中,迸发出不竭的发展动力。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如今,在屯垦戍边伟大实践中,一牧场各族干部群众秉承兵团精神,正激情满怀,迈上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