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文化产业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6年7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找文化艺术消费情怀
黄 隽

文化艺术消费是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是在人们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前提下的精神层面需求,可以满足愉悦和美好心理期待

文化产业发展被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而作为其一个分支领域,文化艺术消费对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转型升级、推进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重大。

今年“五一”期间,进入第11个年头的“艺术北京”博览会吸引了9.5万人次参观,比2015年的8万多人次有了大幅增长。可以说,“艺术北京”博览会已经成为国内很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艺术盛会。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品金融研究所以“文化艺术消费”为主题,对“艺术北京”博览会的参观者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取得了500份有效问卷。

通过调查发现,2016年“艺术北京”博览会的参观门票为100元/人,这个门槛在很大程度上将看热闹的人排除在外,参观者基本上都是对艺术品感兴趣的人,其中不乏文艺青年。调查数据表明,年龄在40岁以下的参观者占比高达86%,表明70后、80后和90后等较为年轻的群体对文化艺术市场较为感兴趣,他们是文化艺术市场的主要关注者和参与者。采用经常购买艺术品、偶尔购买艺术品、不购买艺术品三个选项对应被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40岁以下人群有86.36%偶尔购买艺术品,占比较高。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品金融研究所曾经实地调研了北京、上海和杭州的20余家艺术品电商,佐证了以上结论。电商平台出售的艺术品总体来说比实体的拍卖市场价格低,消费和实用价值大于收藏价值。与线下高端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以50后和60后买家为主不同,70后到90后是艺术品电商买家的主力军,其中80后买家所占份额较高,90后处于明显的上升阶段。

与父辈们相比,年轻人消费观念普遍超前和时尚,敢于为自己消费和提前消费,而上一代人大多只敢于为孩子花钱。年轻人出生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对生活品质和情趣的追求超过中老年人,对精神产品有着较大需求。他们喜欢购买年轻艺术家创作的、设计时尚感强和适合家居装饰的艺术品和设计品。通过对不同性别的被调查对象进行分类统计,可以发现,18.79%的女性经常购买艺术品,71.14%的女性偶尔购买艺术品,女性对艺术品的购买意愿和频次高于男性。艺术品是情怀产品,主观性强,女性更为感性和浪漫。

文化艺术消费与经济发展、文化程度和收入状况关系密切。艺术是种超越物质的无形资产,表现了人们的美感、情绪和对往昔的依恋之心。文化艺术消费是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可以满足愉悦和美好的心理期待。调查表明,参观者学历为本科和本科以上的占比高达89%,表明艺术受众群体的文化程度整体较高。将关键词“艺术品”放入百度指数中搜索,可以发现对“艺术品”搜索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和长三角、珠三角等富裕地区。一般说来,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越重视教育,而受教育程度对文化精神需求有促进作用,在富裕地区的年轻人群体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

不同收入水平的群体接受艺术消费品的价格区间存在差异。调查表明,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群体可以消费500元以下及500元至1000元的艺术品,年收入在5万元至10万元的群体倾向于消费500元至1000元和1000元至5000元的艺术品,年收入在10万元至20万元的群体比较倾向于消费1000元至5000元和5000元至5万元的艺术品,而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的群体更能接受5000元至5万元以及5万元以上的艺术品。

从不购买艺术品的人群分布可以看出,相对较低收入群体(5万元以下和5万元至10万元群体)占据很大比例,占不购买艺术品人群的71.19%。文化艺术品不是生活必需品,收入较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艺术品消费。文化艺术消费是在人们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前提下的精神层面需求,是追求更高层次的消费选择。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品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