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企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7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远征技术:
为传统防雷技术 画个“句号”
本报记者 王轶辰

▶创新首先是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然后才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

▶科研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形成的产品要高效、经济且符合国家鼓励方向,满足了这两个条件的创新才有价值、才有持续发展的价值

谁能想到,在深圳远征技术有限公司出现之前,防雷行业惯用的接地防雷技术还是200多年前的“老古董”。

“这种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小接地电阻的接地网,将雷电流导引入地,以此对建筑和设备形成保护。这种技术的效果其实并不理想,而且还需要使用大量钢材、铜材,占用大面积的土地,需要大量使用降阻剂等重金属严重超标的化工产品。”深圳远征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庭炎告诉记者,“我们的初衷就是使接地技术产品化,通过创新解决装配式建筑接地工程中存在的施工难、维修难、造价高等各种短板。”

就这样,远征技术开始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征程。这一“吃”就是16年。

防雷和接地是个大课题,涉及建筑、电力、铁路等多个行业,加之雷击现象又是小概率事件,在同一地点重复发生概率则更小,在实验室里很难进行模拟试验,这些特点决定了研究者必须广泛涉猎知识,打破传统思维,用大量时间换取现实中的样本进行采样研究。

远征意识到,创新首先是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然后才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研究的目的是解决电流进入的问题,防护的手段需要高效、经济且符合国家鼓励方向,满足了这两个条件的创新才有价值。

2000年才开始创业的张庭炎,此前一直在华为工作。凭借着自己“混迹”通信领域20多年的经验,张庭炎决定以此作为突破口。16年如一日,张庭炎带领着自己的远征团队只做了一件事:打造创新的接地和防护技术,通信先行、后及其他。

雷就是电,电就是能量,电的传播无非就是电流电压方式和电磁辐射方式。了解了雷电的本质,掌握了雷电的特性,将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引入雷电防护领域,让隔离雷电进入被保护系统,按功能将系统接入大地。这些认识、理论的集合和应用就是创新,再在实践中用方案和产品加以应用、修正、提高,这就是“隔离式分组接地技术”成果的元素。这种防护技术放宽了对接地网和接地电阻的要求,接地体用机房、大楼的钢结构基础、设备的金属安装支架等代替,简化了接地,再辅以电子设备隔离雷电传播,就解决了防雷。

“这种方法不要再建专用接地网,实现了减少材料、减少土地占用和污染、减少雷击故障。以电子设备取代钢材铜材的消耗,既是技术上一次飞跃式的革新,也是环保实践中一次可贵的履诺。”张庭炎告诉记者。

2009年,工信部科技委对此项技术组织评审。评审专家认为,深圳远征的“隔离式分组接地技术”和“通道隔离防护技术”是对沿用200多年的传统接地技术的革命,是一项简便、高效、环保的接地防护创新技术。评审组对该技术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一致建议全面推广。

如今,远征技术已在19个省区市、94个地市的通信公司规模应用,12个省级通信运营商采用单一来源方式采购。建筑、电力、军队、水利等领域也有大量应用。测试数据表明,远征技术把工程变成了设备安装,把现场制造变成了车间流水线制造,建设速度比传统技术提高10倍;从根本上找到了雷电对设备和网络损害的原因和方法,从而使雷击故障大幅下降,从原来的5%至10%下降到了1%以下;与此同时,综合造价大幅度下降,总成本降低30%以上。

远征技术不仅得到市场的认可,也受到资本的关注。远征的投资机构松禾资本合伙人张云鹏说:“远征技术为持续运用248年的传统通信网络防护技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同时,这也是整个行业的一个‘逗号’,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