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企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7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寻光启的创新密码
本报记者 杨忠阳 杨阳腾
图① 在深圳龙岗区坂田光启生产基地,工作人员正在检查下线的超导材料。

图② 在东莞生态园,工作人员放飞光启“云端号”飞行器。

图③ 光启“旅行者”号总设计师周飞博士在深圳龙岗区横岗阿波罗基地向参观者讲解临近空间探索技术。 本报记者 杨忠阳摄

“噢,我飞起来了,这种感觉真是太棒了!”7月5日下午,在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产品展厅,当美国杜克大学联席副校长柯文迪戴上头盔,站上马丁飞行包时,禁不住欢呼起来。

马丁飞行包是光启推出的全球首款商业化个人立式飞行器,能解决直升机起降需场地支持、无法进入狭窄巷道等难题,可用于应急救援、安防监控、休闲娱乐等领域,曾被《时代》杂志评为50大最佳发明之一。

作为一家成立还不到6年时间的企业,光启的创新密码是什么呢?

智做未来“设计”先锋

在龙岗车间里,一张张黄色薄膜在洁白的滑轮上旋转。“这是我们最新研发的超导材料,精度达到微米级,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光启超材料产品研发经理张文涛告诉记者,作为全球首条实现量产的超材料生产线,该生产线目前已平稳运行3年,月产能超2000平方米,“而且完全由我们自主设计研发。”

在东莞生态园,“云端号”飞行器在烈日下缓缓升空。“这是我们的智慧城市空间信息平台,浮空高度1000至2000米,覆盖半径可达30公里,可用于空中监测、广域物联网等领域。”光启阿波罗中心A2研发主管王慧元告诉记者,“云端号”临近空间飞行器造价较低,而且可以反复使用,由于跟互联网、通信等技术的结合,应用前景广阔。

神秘的“隐身衣”、“云端”号飞行器、“旅行者”号飞船、能载卡车的“太阳方舟”……在光启研究院采访,记者仿佛穿梭于科幻世界,无时无处不感受到“黑”科技的神奇。

“这些产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瞄准未来发展的三大趋势:深度空间、机器自觉和终极互联。”光启创始人、研究院院长刘若鹏告诉《经济日报》记者,所谓深度空间,就是人类对多维空间的深度开发与利用;机器自觉,是指一切的硬件装备都会被赋予灵魂;而终极互联,则意味着所有地区的信息、物流和人流都能连接在一起。

事实上,光启的创新战略,也是围绕着这三大方向布局的。“尽管人类已经可以像多年前的科幻小说描述的那样上天入地,但征服天空依然是人们渴求的梦想。尤其是在陆上交通日益拥挤的今天,开拓空间领域带来了更多的出行可能性,这也是我创建光启研究院的缘起。”刘若鹏说。

打造全球创新共同体

技术固然要面向未来,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更要面向市场。光启又是如何鱼和熊掌兼得的呢?

“打造全球创新共同体,把‘未来’带到现在!”在刘若鹏看来,面向未来的创新,仅靠个人智慧是不够的,更需要一个“接地气”的高效率平台。

基于这样的思考,光启发起成立了全球创新共同体。“除了自主研发部分技术,我们这个共同体主要是通过平台搭建和资金投入,整合成员的技术和产业链,加快推动创新技术商业化。”据刘若鹏介绍,目前创新项目不仅包括“云端”号、马丁飞行包、智能光子、海容宽带、超级数据链等,而且成员横跨亚洲、欧洲、美洲等12个国家和地区,高达1400多人。

“吸纳的共同体成员,首先要符合光启对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判断,并在技术、市场等资源上能实现互补。”刘若鹏告诉记者,在吸纳新成员之前,他们通常会做大量的评估和沟通工作。

马丁飞行包就是该模式的样本。“没有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专家,没有成熟的技术,没有能飞的产品,但创始人却卖掉了自己的房子,一遍又一遍地做这个看似永远飞不起来的‘飞行包’。这份执著深深打动了我。”刘若鹏至今都还记得第一次来到马丁飞行包公司的情景。

经过技术和市场评估,光启果断投入5000万美元收购了这家公司,并在其基础上重组团队,设计、制造出产品。去年12月,光启马丁飞行包在中国境内首次公开飞行,并签约售出了首批100台飞行包和20台飞行包训练机。“这使得我们在个人飞行器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光启研究院副院长季春霖对此颇有些自豪。

在马丁飞行包公司之后,光启研究院又以1700万加元控股加拿大太阳方舟。“通过先进的动力学设计、复合材料机身、智能航电系统以及太阳能电池,太阳方舟能够为交通不便的地区提供低成本的货运服务,它比卡车更快捷,比飞机更灵活。”季春霖形象地解释道。目前,太阳方舟服务已开始在加拿大北部地区投入使用,主要目标客户是各国政府和国际救援机构。

把全球稀缺的创新资源组织到一起,完成创新,是光启建立创新共同体的初衷,也得到了很多创新者的响应。今年5月6日,光启全球创新共同体孵化器在以色列特拉维夫正式成立,这是中国科技企业首次在以色列设立的科技基金及孵化器,旨在对全球科技创新项目进行投资和孵化。孵化器设立当天,就向eyeSight Technologies(视力科技公司)投资了2000万美元。随后,光启亚洲创新总部在新加坡成立,将立足东盟国家,通过创新推动未来城市创新发展。

让“孔雀团队”魅力绽放

如果说瞄准未来发展趋势,打造全球创新共同体,是光启得以成功的“双翼”,那么,创新人才的不断聚集,则是驱动其加速前行的主要动力。

2010年7月13日,从美国杜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博士毕业的刘若鹏与赵治亚、季春霖、栾琳、张洋洋5人一同回国,创立了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今天,光启已发展成分支机构遍布五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员工人数超1400人的国际化创新集团。

光启是靠什么吸引这些人才的?“靠事业留人!”刘若鹏的回答简短而朴实。

刘若鹏告诉记者,为给人才创造施展才能的空间,光启建设了一系列源头创新和产业化平台,包括光启科学有限公司、智能光子技术公司、全国电磁超材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以及10多个国家和省、市级实验室等。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刘若鹏告诉记者,2011年底光启博士后工作站建成,开始独立招收,现已累计招收博士后93名,其中超过30人是在世界上排名前200的高校毕业的博士。目前,光启不仅拥有全国唯一的超材料电磁调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而且承担着国家首个超材料领域“863”计划项目——超材料及其相关器件关键技术研发。而由光启领衔起草的全球第一份超材料领域的国家标准《电磁超材料术语》,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将打破欧美国家对前沿科技的技术和标准垄断”。

随着“梧桐树”的枝繁叶茂,光启也开始积极向全球选聘优秀人才。光启研发团队成员普遍具有国内外一流高校的博士学位及顶尖研发机构的工作经历。2012年,光启从斯坦福大学引进了数名材料、物理、计算机专业的博士。“他们来到光启后,不仅搭建了全球首条超材料精试线,还开发了国内首款超材料平板卫星通信天线。”刘若鹏说。

在光启G2部办公室,研究员娄飞告诉记者,他毕业于瑞典皇家工学院,在加拿大读完博士后后,于去年3月来到深圳光启,主要从事特种电磁材料的研究工作。“光启发展很快,如果能让我的研究成果尽快产业化,我觉得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娄飞对此充满期待。

光启之所以能让高层次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也离不开深圳市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继创建团队获得2010年广东省首批创新科研团队资助外,我们的新型卫星通信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团队也入选广东省第三批创新科研团队;光启复合智能材料创新团队则是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第一批‘孔雀团队’。”刘若鹏认为,这些政策所营造的良好的创新氛围,很大程度上吸引和激励了员工,使光启形成了较强的人才磁吸效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