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民生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7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互联网让居家养老更便捷
本报记者 李 丹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趋势严重,老龄人口基数不断加大,空巢老人数量已经超过1亿人,这给我国尚未完善的养老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单纯依靠机构养老已经难以满足日益高涨的养老需求,积极推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正在成为社会各界共识。

居家养老费用低廉,而且不必改变老人的生活环境,已经成为绝大多数老人的养老模式首选。然而居家养老也有其自身弱点,如信息沟通不畅,造成一些空巢老人、独居老人不能很好地管理自身的生活与健康。互联网的加入,有望改善这一状况。

“互联网在养生养老行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大数据上。”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纪海互助基金主任纪海表示,养老产业的重点是养生,养生的重点是健康管理,健康管理的重点是健康数据的采集和处理。“通过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整理,我们发现,老人们常见的慢性疾病有30多种,‘三高’等心脑血管疾病加上糖尿病、骨关节疾病等,基本覆盖了九成左右的老人。这些重点疾病的干预和排除,需要大量医疗和养护资源。”

“老人们的收入一般较低,总体支付能力较弱。而且基于老人节约的传统习惯,即使有能力支付,他们也尽量选择免费、低价服务。”纪海表示。在上海,他们正在尝试通过互联网将医疗和养护服务以最快捷的方式和最低廉的成本传递给老人。“通过‘互联网+物联网’,老人自家的床就是我们可以服务的养老床位,老人通过互联网点击我们的服务菜单,购买需要的各种服务;利用物联网技术,我们能够在15分钟内调动医院资源,为发生紧急情况的老人提供医疗救助服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养老服务可以更方便快捷,不会再出现在银行排长队领取养老金的现象。”天弘基金总经理郭树强建议,未来可以将养老服务植入手机APP。居民想知道养老金账户余额,只需要轻点手机,而不必等待月度、季度对账单。通过手机应用,居民还可以非常便捷地进行个人养老储蓄产品的选择、申购以及投资收益的查询等。

郭树强表示,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还可以做到养老账户和医疗账户的互通转换,账户信息可以永久保存。老人在不同医院、不同养老机构的登记信息、就医记录等,可以进行统一存档,不会因老人的机构选择变化、居住地区变化而造成历史信息的丢失。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对老人的历史就医信息进行分析,借助整个互联网平台,调动全国最好的医疗资源,给老人提供适合的就医、用药和养老方案。

互联网给养老产业带来便捷与高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风险和挑战。比如,如何确保养老金账户和医疗账户的信息不被泄露?怎样确保资金安全?此外,许多老人对互联网接触有限,对智能手机应用不熟悉,通过怎样的设计确保老人能顺畅接受网上服务?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还需要相关从业机构进一步探索、创新与完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