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上午,天气酷热。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朱杖子乡安监站站长张振峰又蹬上自行车,赶赴乡里的几个尾矿库。虽然那几家企业已经停产,但他心里的那根弦一点也没放松,“汛期到了,得去看看,实在不放心”。
像这样为保证乡镇生产安全而奔波,对于张振峰来说是家常便饭的事。
把安全落实到每户企业
张振峰今年46岁,个子不高,黑瘦,染过的头发仍能看出白茬。多年风里来雨里去,让他看起来有些老相。
2002年,朱杖子乡成立安监站,张振峰当起安监员。在此之前,他曾多年担任司法助理,在安全生产方面仅有一年工作经验。角色转变了,如何能迅速“入戏”?
“干哪行就要懂哪行,不懂就得学,没有捷径。”张振峰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他在书本上学,在实践中学,每次到企业检查,有什么问题都虚心向工人们请教,如今,他早已从“门外汉”变成“百事通”。
张振峰的认真负责是出了名的。他一周最少去两次负责监管的单位,汛期时每周至少去三四次。14年里,他大多数时间都在巡查的路上奔波,“坐在办公室,心里就不踏实”。
多年的经验让他总能细致地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要求整改。一遍不行说两遍,两遍不行说三遍,不怕遇冷脸,不怕人嫌嘴碎。因此,他还得了一个外号:磨叽精。
“一开始,我不太爱听。时间长了,也就不在乎了。”张振峰说,“只要大家能把安全隐患整改了,说我磨叽怕啥”?
不少企业对安全生产并不重视,工作不好开展。张振峰每次去,人家都是爱搭不理。他说,“那段日子真挺不容易的,人家连屋都不让进,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不过,张振峰有一股子韧劲,不欢迎也要去,听不进去也要讲,不高兴也要管。时间长了,再冷的石头也会被捂热。
“这小伙子成天来,还骑个自行车,再不好好搭理,咱心里也过意不去了。”闽益矿业的老板还记得,当时是如何被这个“磨叽”的小伙子感动的。
当然,打开安监工作的局面,并不能只靠“磨叽”,还得真心为企业做事。辖区内铁矿、加油站等多家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都是张振峰帮助建立的,甚至很多单位的安全标语,都是他亲手写好、挂上的。
每次到了矿上,张振峰都要下到矿道里巡查。一开始,看到有工人不戴安全帽,不戴防护面具,他上前提醒,人家不以为然。
“人活着不是为了自己,还要为家人。如果不注意安全,人没了,孩子老婆咋办?”张振峰明白,讲大道理工人不爱听,就得唠实诚话,他们才听得进去。
为尽快让工人们提高安全意识,张振峰常邀请专业人员来作培训。到矿上检查时,他也不厌其烦地给工人讲安全法规常识。
“政策、部署必须要传达到人,保证最后一公里的畅通。看似简单地送个文件,实际是种责任的传导。”尽管没有人要求,但张振峰十几年来一直坚持一个做法:上级下发的文件,一定要亲手送到企业。
“天天和他打交道,我们也慢慢认识到,抓安全生产是对我们负责。”一位铁矿老板说。
事故隐患必须整改到位
“做安监工作必须铁面无私,最大限度预防事故的发生。”每当发现安全隐患,好脾气的张振峰就会变成“黑脸”汉,盯着企业整改隐患,一天不行两天,两天不行三天,整改到位了才行。
遇到违反原则的事,不管谁来通融,他都绝对不让步。因此,他有了另外一个外号:黑判官。
乡里的几座尾矿库是监管的重点。到了汛期,张振峰有时干脆就住在尾矿库的窝棚里。最长的一次,他在矿上一住半个月。
尽管平日里和矿老板们关系都很好,但发现一点点隐患,不管老板怎么说,他也绝对不讲情面,不改不行,改不到位不行。
2011年汛期,张振峰在矿区冒雨巡查时,发现河边有一根高压电线杆,底座被不断上涨的河水冲刷,周围的泥土已经流失。这根电线杆的位置离民居和道路都很近,一旦倒下就会出大事故。他要求矿区老板加固,但老板没太当回事,没有马上派人处理。
张振峰再去现场看时,发现电线杆底座下的泥土快被冲空了,线杆已有倾斜的迹象。他一下子急了,蹬着自行车又去找老板。
“那玩意儿挺结实的,还能出啥事。”老板还是不想动。张振峰急了,拽着老板去了现场。一看情况,老板倒吸了一口凉气,马上安排人加固,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整改指令不是一张白纸,往那儿一放就行了。必须要盯住,整改到位才行。我不怕得罪人,时间长了,他们都会知道我是为他们好。”负责一乡的安全生产工作,张振峰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安监这个活儿责任大,一出事就是人命关天。但只要真心实意地管,事肯定出得少”。
总出现在危险第一线
“已经骑坏3辆自行车了,这是第4辆了。”14年巡查路上,自行车是张振峰最忠实的伙伴。
每天,他骑着自行车从县城的家里赶到10公里外的单位。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再蹬上自行车逐个单位巡查。冬天冷风吹得脸发麻;夏天汗出了一茬又一茬;赶上下大雨,穿着雨衣也不管用;遇到泥路、上坡路或者爆胎,只能推着自行车走。他说,“累是累了点,但不亲眼去看现场放心不下”。
心累,这是张振峰从事十几年安监工作最深的感受,“不知道啥时候会出事,神经总绷着,连觉都睡不好。平时一听到电话铃响,心里就一激灵”。
的确,做安监工作责任大,压力也大。青龙第一批25名安监员,现在只有张振峰等三四个人还在坚守。
“干安监这个活儿,不能怕苦,不能怕险,更不能偷懒。碰到苦的、难的、险的任务,必须冲到前头。”这是张振峰认准的一个死理儿。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在山上还是在井下,越是有危险,越能看到他的身影。
“别人休息他不休,外面一掉雨点,别人往家走,他却往外跑,大晚上也一样。”妻子耿艳秋说,即便在家里看天气预报说要下雨,张振峰也待不住,得赶紧骑车去尾矿库检查,“又打雷又下雨,道不好走,还骑个自行车,每次我都特别担心,但也拦不住他”。
2014年夏天的一个周日,天上忽然下起大雨,张振峰担心官山铁矿排洪沟的情况,就骑上自行车出了家门。
“这么大雨,多危险。不去不中吗?”耿艳秋抱怨。
“不去不中啊,咱干就得干好。”张振峰这样回答。
一个多小时后,看到浑身湿透的张振峰突然出现,官山铁矿的工人们都惊呆了。
“下这么大雨你还跑来!”大家这样“责怪”他,言语中却满是感动。当晚,他就住在了矿上,和工人们一起面对危险,直到第二天雨停了,他才安心回家。
青龙县城的一个小超市,就是张振峰和耿艳秋的蜗居房。他家里最值钱的电器,是一台老掉牙的电视机。耿艳秋没有工作,身体也不好。为多挣点钱,她每天早晨4点起床到隔壁早点店打工。
张振峰的父母年迈多病,需要人照顾。去年,母亲突发脑出血,他的头发一夜之间就白了。
“他干啥都认真负责,但光顾着单位,家里的事儿顾不上多少。”耿艳秋说。
“没见过这么负责任的人。不管多危险,总会赶到第一线盯着。”发达矿业的车间主任孟宪华感慨,“他为大家干了那么多事,却从来没张口提过私事。即便有时回不去了,也就在食堂对付一口,和工人吃一样的饭菜”。
“上级交给的任务,他从来都不打折扣地完成。”张振峰的踏实肯干,乡林业站的蔡春杰看在眼里。他说,张振峰年年考核都是优秀,“看到他那么干,咱也得好好干啊”。
“他虽然没有干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但默默坚守安监岗位14年,时刻把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青龙满族自治县安监局局长张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