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6年7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好那曲人,干实那曲事
——记浙江省援藏干部、西藏那曲地区那曲县委常务副书记王越剑
本报记者 代 玲
上图 王越剑(右四)到黄蘑菇加工厂查看情况。(资料图片)

下图 王越剑抱起那曲唇腭裂患儿。(资料图片)

地处藏北高原的西藏那曲,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高寒缺氧,连树都无法生长。

浙江省援藏干部、西藏那曲地区那曲县委常务副书记王越剑说:“那曲苦,我们就要在苦中做出更多的成绩,为那曲群众多做一些事,让那曲发展得更快一些。只有这样,才对得起我们在那曲吃的这份苦,对得起援藏干部这个称号。”

作为浙江省援藏指挥部副指挥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那曲县援藏小组领队、那曲县委常务副书记,王越剑在那曲援藏3年间,带领大家全力实施民生援藏、感情援藏、产业援藏、形象援藏,有效推动了那曲县经济社会发展,在藏北草原上满腔热血地谱写着干事创业、开拓创新的援藏之歌。

带着感情援藏

“只有把自己当那曲人,才能干好那曲事,尽到援藏干部的职责。”王越剑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援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援藏项目、资金、工作向民生倾斜,向牧区、牧民倾斜,大力实施民生援藏,不断拓宽民生援藏的新领域,通过小康新村建设、爱心慈善超市、支教活动、微笑行动等给那曲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

“那曲县的全部20个项目、8000万元的计划内资金,80%以上都用在民生方面。”王越剑十分舍得为民生花钱,却不舍得为自己居住的浙江援藏公寓花钱。

浙江援藏公寓年久失修,房顶漏水,瓷砖脱落,援藏同事看到那曲有的部门修建了舒服的阳光棚,就劝王越剑用援藏资金维修公寓,装上地暖。

但王越剑说:“我们的援藏资金有限,要把钱用在支援西藏建设上。”

小康新村建设项目是改善民生的大项目,王越剑将援藏资金的一半都投入到这一项目。

香茅乡龙仁村原村民珠扎是小康新村建设的受益者,他说:“我们都知道现在住的房子是杭州的王书记援建的。大前年下大雪的时候,王书记到村子里慰问,说要让我早日住进新房,没想到第二年就住上了。”

带着感情深入基层,是王越剑援藏3年的习惯。

他带领援藏干部每周至少花两天下乡调研。“每到一个乡,他必进医院、学校,必进村委会和牧民家里,看望慰问贫困户。”浙江省援藏干部陈峰介绍说。

靠援藏资金能解决的事情有限,王越剑就拓宽思路,吸取内地搞慈善活动的经验,将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结合起来,在那曲设立了第一个爱心慈善超市那曲杭嘉爱心超市,帮助那曲县特困家庭,目前已向特困居民发放15万元爱心券。

教育援藏原本是那曲的短板,王越剑不断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援藏的新机制。在那曲的3年里,他走遍了那曲县19所学校,竭尽所能为学校解决问题。他组织内地优秀教师到那曲县的3个小学开展短期支教活动,又联系了杭州市上城区教育代表团赴香茂乡中心小学探索内地与那曲学校合作新模式,开通了香茂乡中心小学与内地学校远程教育教学系统,让牧区学生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杭州的优秀教育资源。

“过去儿子一照镜子就大哭大闹,全家人一起伤心。现在,儿子经常喊着要照镜子、拍照片。这多亏了王书记。”扎西次仁说,5岁的儿子泽郎次仁患上严重的唇腭裂,在王书记的帮助下,免费做了手术,现在恢复特别好。2014年4月,王越剑牵线中国微笑行动组织开展微笑行动走进那曲活动,为那曲县12名儿童进行了唇腭裂矫正手术。3年来,共有55名唇腭裂儿童得到免费救治。目前,中国微笑行动已与那曲地区卫生局签署合作协议,计划在未来3年里,为那曲地区所有唇腭裂儿童提供免费治疗。

打造那曲黄蘑菇品牌

那曲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很落后,特别是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动力欠缺。

进藏前,得知那曲是西藏贫困人口最集中、脱贫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王越剑就开始思考如何把浙江经验带到藏北,帮助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为此,王越剑带领援藏工作组深入调研、探讨、论证,并制订方案,立足那曲县的实际及资源,确定一、二、三产并进的方式,提升牧民的发展理念,提高牧民收入,推进经济均衡发展。3年来,王越剑以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那曲特产黄蘑菇加工项目和旅游景区建设为切入点,带领援藏工作组不断创新产业援藏方式,突破那曲县原有经济发展思路,引领那曲县经济社会发展。

在“浙江援藏·那曲县特色产业示范基地暨那曲县扶贫(农发)产业示范基地”10个现代化设施大棚里,成熟的草莓鲜红欲滴,白菜、西红柿等秧苗绿色茵茵。

进藏后,王越剑得知那曲90%以上的蔬菜水果都从外地运来。经过十几次的走访,他提出在那曲打造果蔬种植产业的大胆设想,并首次在海拔超过4500米的那曲种出了草莓,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那曲高海拔的自然环境中孕育出不少平原地区没有的土特产,黄蘑菇就是其中之一。但黄蘑菇一直不为外界所认识,仅靠当地百姓在青藏公路沿线贩卖,没有形成规模。

“要提高黄蘑菇的‘身价’,就必须搞深加工、产业化,打造那曲黄蘑菇品牌,将黄蘑菇卖到外地去!”王越剑说。

2014年,王越剑带领援藏工作组从浙江蘑菇产地丽水引进烘干机器、配备发电机,于当年8月投产试运行。

以加工黄蘑菇为主的那曲源藏工贸有限公司还带动40多名农牧民就业,农牧民每月能挣1500元到3000元不等。他们感激王越剑,亲切地叫他“蘑菇书记”。

王越剑在日记里写道:蘑菇梦像我心里的一团火,我要让它燃烧,越来越旺。

在旅游方面,那曲没有让人印象深刻的景点或者拳头产品,旅游配套也十分落后。王越剑和其他援藏干部一起,多次勘察那曲县内的青藏公路,并邀请专家把脉,确定建设杭措景区,为那曲旅游破题。项目根据杭措的地理位置及藏北风土人情特点,结合当今流行的元素,在109国道上建成集休闲、住宿、参与、观光为一体的既有藏北风情,又有现代设施的国际暗夜公园、高原自驾营地。

干字当头,与时间赛跑

每个援藏干部都代表着派出地的形象。

3年来,王越剑一直把“走在前列、争创一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作为自觉追求。他以身作则,持之以恒抓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最优秀的援藏队伍,在那曲干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

一到那曲,王越剑就把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带领相关援藏干部马不停蹄地做调研、忙调整,时不我待地做前期、抓开工。2013年7月20日,王越剑到达那曲,25日上午,他就召集部分援藏干部及县财政局、住建局、发改局等相关人员,听取有关杭嘉小区工作情况的汇报,并实地察看了杭嘉小区。

两个月内,王越剑带着援藏干部完成了全县12个乡镇的调研工作,还主持召开大小会议30余次,对项目和资金的安排进行论证。经多次和那曲地区发改委及浙江援藏总指挥部沟通对接,调整上报了17个项目计划。

对他来说,援藏的3年就是与时间赛跑的3年。

在集中休假期间,他总是休假不休息,四处奔波,为宣传援藏工作、拓展援藏工作不懈努力,多次和浙江最有实力的设计单位面谈,邀请他们为那曲的建设项目提供咨询、设计等服务,积极走访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和公益性组织,争取他们对援藏工作的支持。在具体工作中,他和其他援藏干部一起,干字当头,废寝忘食地工作在一线。

“光杭措景区,王书记就来了不下30次,特色产业基地也去了20多次,还在现场解决各种问题。”陈峰说。

作为那曲县援藏队伍的领队,王越剑深知打造一支能干事、不出事的队伍对整个援藏事业的重要性。3年来,他带领援藏工作组建立了夜学制度,完善了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制度,建立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新时期的援藏队伍。

在那曲,有这样一句话,“躺着就是奉献”。可是王越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想法,他说他是来干事创业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