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创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7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汉能发布全太阳能动力汽车,有望实现中短途“不插电无限行驶”——
太阳能汽车:从实验室到驶上路有多远
本报记者 王轶辰

近年来我国纯电动汽车快速发展,但蓄电池的续航里程依旧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瓶颈。“不插电无限行驶”离我们究竟有多远?

7月2日,汉能集团正式发布了4款以太阳能为核心动力的电动汽车。不同于以往的实验室样品,汉能宣称此次推出的全太阳能动力汽车完全具备了可商业化的基础。全太阳能动力汽车一旦“上路”,也许将改写新能源汽车的历史。

按照汉能的定义,全太阳能动力汽车是以柔性高效的薄膜太阳能电池芯片技术及组件为基础,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通过光电转化和储能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精确控制管理系统,将太阳能作为汽车行驶的主驱动动力源的零污染车辆。

太阳能动力汽车30年前就已诞生,至今无法走出实验室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能源转化效率太低,早期所采用的单晶硅片太阳能电池板的能源转化效率只有14%,这使得其续航里程只能维持10公里左右。而得益于砷化镓薄膜发电技术的高转化率,汉能全太阳能动力汽车有着较高的能源转化率。汉能控股集团副总裁、首席技术官丁建向《经济日报》记者透露,经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认证,汉能的柔性砷化镓薄膜太阳能发电技术最高转化率已经达到31.6%,在同类技术中保持世界纪录。

同时,薄膜芯片还具有柔软、轻薄、可弯曲的特性,结合可变形车顶,在保证良好的空气动力性能的同时又能使太阳能芯片面积最大化,这就解决了传统太阳能汽车一定要车身尺寸巨大才能够采集到足够动力的问题。

全太阳能动力汽车的发电量与薄膜发电组件面积相关。以此次汉能发布的Hanergy Solar A车型计算,车身表面铺设的发电组件面积最大为7.5平方米,阳光照射5到6个小时可发电8至10千瓦时,能够驱动汽车每日行驶80公里左右,每年行驶2万公里以上,满足日常交通需要。这一创新技术可使传统电动汽车摆脱对充电桩的依赖,有望使汽车中短途“不插电无限行驶”成为可能。

汉能全太阳能动力汽车的应用场景非常多,无论是行驶在路上还是停在停车场里,只要有阳光就可以发电,即使是弱光环境下也可以发电。此外,互联网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汽车与电脑、手机等实现互通互联,车主可以通过手机APP管理太阳能充电模式。此外,在无光照或长途出行需求下,汉能全太阳能动力汽车配备的常规锂电储能电池,同样可以用充电桩充电,最大续航能力达350公里。

“高效光电转化率、轻型环保材料的运用、减重增效的双重保证,以及舒适的驾乘体验使汉能太阳能汽车最终走出实验室,成为全球第一台可商业化的薄膜发电全太阳能动力汽车。”汉能控股集团副总裁、太阳能汽车事业部CEO高卫民说。

高卫民表示,全太阳能动力汽车相比传统燃油汽车,可完全免去车辆的油耗花费;而相比传统电动汽车,则大幅降低充电时间成本及费用,既经济又环保。

不过,汉能所推出的全太阳能动力汽车从结构原理上来看,就是在现有的纯电动汽车基础上,集成汉能所自主研发的砷化镓薄膜发电系统。要想大规模推广应用这一系统,还面临着提升产量、降低成本的问题。

“这一方面取决于技术革新,一方面取决于薄膜芯片的应用规模。”高卫民认为,理论上薄膜发电的转化率可以提升到50%以上,从技术角度讲依然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按照测算,转化率每提升一个百分点,成本将下降5%至8%,预计到全太阳能动力汽车量产阶段,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成本将降低90%以上,完全可以达到市场可接受的范围。

汉能还将加快设备的国产化改造。“汉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重组的同时,也在积极将这些高端装备移入国内生产,发挥国内综合成本优势,降低成本。”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说。

除此之外,随着太阳能技术应用日益广泛,这种薄膜太阳能芯片组件还将应用于卫星航天器、高空长航无人机,以及常见的服装、背包、电子产品和移动终端等,大批量生产及应用也会带来成本的降低。

在李河君看来,在未来的汽车市场,销售价格将不再是评价一辆汽车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对于汉能推出的全太阳能动力汽车,如果仅仅将眼光聚焦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的成本核算未免狭隘。可以预见的是,全太阳能动力汽车未来绝不会通过和传统能源汽车比拼成本和价格来确立优势,而是会通过更开放的合作,引入更多商业开发模式,构筑更具有创新性的汽车价值链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