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颁布了《农田水利条例》,通过立法的形式,有效解决了建设投入、规划统筹、运行维护、用水管理等方面难题。笔者在基层一线走访发现,许多自然村寨均不同程度保留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的水利设施,而这部分农田水利设施大多已严重老化,如果全部推倒重建,既不现实,又会造成浪费。
要加强水利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应建立水利设施基础信息数据库,统筹新建和旧设施修复再利用。
一是要摸准实情。对旧有水利设施开展全面普查,查清辖区的灌区、行业能力、地下水、水利工程、河湖开发治理与保护、经济社会用水六个方面数据,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分析是否可有再利用价值。如“十二五”期间,湖南省结合病险水库治理的契机,启动了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平台建设,11699座水库大坝录入基础数据,为科学施策提供了依据。
二是要规划优先。各地要科学统筹好水利设施改造和新建,在新水利建设规划中,对旧有水利设施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评价,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整合发改、财政、国土、水务、扶贫、移民等部门资金,按照有利于降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减少工程量,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的原则加快水利设施的新建和维修。
三是要持续利用。加大对水利制度的改革,从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水利投融资体制、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水价“五大改革”入手,不断完善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健全基层水利管理体制机制。水利设施的管理要坚持因地制宜,群众性强的,则通过广大群众自行管理维修;公益性强的,则通过政府设公益岗位、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帮扶,最终实现水利设施的良性、长效运行。
(湖南省古丈县委 覃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