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7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内陆腹地崛起开放门户
本报记者 贺浪莎 冉瑞成 刘 亮

虽然不靠海、不沿边,但重庆人如今日子过得很洋气:早餐喝杯新西兰牛奶,聚会开瓶法国红酒,做饭用德国炒锅,煮几只阿根廷红虾,睡前再敷张韩国的面膜……更惬意的是,如此买遍全球,无须在电脑上海淘后苦苦等待,搭个轻轨到两江新区就可以轻松搞定。而且,这些洋货都是保税的,价格很“接地气”。

洋气生活的背后,是重庆近年来坚守开放理念、力行开放举措的卓有成效的实践。其敢想敢干、先行先试,颠覆了“内陆做不了开放前沿”的旧观念,演绎了“只要转过身,后方就变成了前沿”的大智慧。重庆人已经可以自豪地说,内陆开放高地正在这里崛起。

其中,两江新区作为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从设立始,就承载了探索内陆地区参与国际市场新路径的重要使命。如今,两江人已可以自豪地说,这里是内陆开放最重要的门户、龙头。“十二五”期间,两江新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83亿美元、内资5105亿元,分别占到全市的34.5%、15.7%;完成进出口总额1500亿美元,吸引129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占全市一半以上。

设施建设:打通参与国际市场大通道

摊开地图可以看到,丝绸之路经济带主通道“渝新欧”国际铁路,中印孟缅经济走廊,以及长江经济带3条大通道构成了一个大大的横向“Y”字。这个“Y”字的中心连接点,正是重庆。而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坐拥空港、水港及铁公一体的两江新区,更是连接点上的核心,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

但重庆早已明确认识到,开放不是一种基于地理区位的概念和产物,更重要的是基于全局视野的设施建设。

“开放式”设施建设是既四通八达又无缝对接的。

这在两江新区果园港建设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果园港是长江流域内河规模最大的水路、铁路、公路联运港。今年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正是在这里调研时说,“这里大有希望”,并要求重庆要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口岸高地、内陆开放高地。

“我们港区建有13条长850米的装卸作业铁路线,不仅可以自行对车皮进行编组,而且距离主干线渝怀铁路鱼嘴中心站只有5公里。”在果园港铁路站场,件散货码头公司总经理谭安乐向记者介绍,“2014年底我们进出港专用线已与鱼嘴站成功‘牵手’,去年7月实现了铁水联运”。这不仅意味着重庆向西南、西北地区的物流辐射能力增强,更关键的意义是打通了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与长江黄金水道之间的“最后一公里”,一举形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向西与丝路经济带沿线各国开展经贸合作的通道,也让重庆从长江经济带的“龙尾”,转身变为沿丝路经济带向西开放的前沿。

“开放式”设施建设还是“空港+水港+铁路港”全方位立体式的。

位于两江新区的江北国际机场也已成为重庆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去年底,江北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标志着它在迈向大型复合枢纽机场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目前,江北机场已开通国内外航线232条,其中国际航线达58条,构建起覆盖欧、美、澳、亚的客货运航线网络。国际客运航线已开通36条,国际货运航线已开通22条。

在此基础上,重庆已经形成了内陆独有的“三个三合一”开放平台,即:航空、铁路、内河港3个国家级交通枢纽+3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3个保税区,内陆开放高地基本成型。

制度安排:构筑服务全球市场口岸体系

通道搭成了、打通了,但适宜内陆开放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仍须不断探索。

以开放型经济的典型事物之一保税区为例。“最开始,有位专家听说我们想搞保税区,摇着头说,‘保税加工’离开海岸线500公里就不能存活,但两江新区的实践证明,内陆和沿海一样可以建好、用活保税区。”重庆保税港区副总经理黄曲笑言。活下来、活得好的原因,就在于在中央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政策的支持下,推动了“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大通关模式等在内的多项改革,对内陆开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也是重庆在实践中认识到的:开放还是一种基于理念创新的制度安排。

如今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声名大噪的“渝新欧”铁路通道,其实一直存在,但受制于沿线国家不同的通关条件等,一直是通道“不通”。在一系列改革举措的推动下,“渝新欧”逐步突破了通关便利化、国际邮包运送、回程货物组织、冬季运输等难题,才成为了定起点和终点、定运行路线、定运行时间、定运输内容、定运输价格“五定”班列,运送货物货值占到全部中欧班列的80%。

促进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的制度安排是重庆两江新区进一步实施开放型经济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2014年9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位于两江新区的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开展贸易多元化试点。目前全国试点贸易多元化的地区只有两个,一个是苏州,一个就是两路寸滩保税港区。

“贸易多元化试点改革让我们的生意发生了极大改变。”入驻保税港区多年的重庆港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强介绍。

多元化试点以前,保税港区的功能主要就是保税物流和保税加工,没有贸易功能,贸易只能到区外进行。为此,港腾公司需要在港区内外分别设置运营1个仓库。进口与非进口货物需放在不同库房。向国内或国外发货时,还需要在两个库房间调配,又要产生装卸、运输等成本。

但是贸易多元化试点新增的“贸易功能”,让这一切发生了改变。

多元化试点后,允许保税、完税货物都在同一个仓库,“这样光在港区内省下的库房租金每年就达几百万元。”李强说,合二为一的库房,还省去了运输和装卸成本。

而且,以往内陆企业产品出口,要先交税,退税要等到几个月后才能到账,这笔成本,成为企业资金流的一大负担。结合重庆保税港区的特点,重庆海关采用GPS定位系统和“预结关+转关”的通关监管模式,在有效监管保税港区出口货物的前提下,实现“入区即退税”,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内陆地区企业出口退税滞后的问题,使出口货物转关核销率达到100%。

中国开放的薄弱环节在内陆,但潜力也在内陆。通过在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过程中发挥龙头作用,两江新区在开放领域取得飞跃式发展,尤其是开放领域的经济体制改革创新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两江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宗伟介绍说,“下一步,还将进一步谋划和推动包括内陆通关和口岸监管新模式等一批新的改革专项工作,通过继续探索行政审批效率的提升,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等,营造良好的开放政策体系,在开放的高度、深度、广度上实现突破”。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