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7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青山下“风光”正劲
本报记者 陈 力

从飞机上俯瞰,大青山的风车阵和敕勒川的电池板动静相生,把塞外青城呼和浩特装点得“风光无限”。走入这个火电富集的城市才知道,光伏发电已经形成了从多晶硅、单晶硅、切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到太阳能光伏电站等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

产业链上,上游企业负责石英干锅、砂浆回收、硅材料加工清洗等服务,中游企业生产多晶硅原料,中下游企业生产聚光反射镜、对太阳能电池组件加以系统集成,下游企业承担光伏电站建设。

10年间,呼和浩特市已拥有光伏制造企业10家,单晶硅和多晶硅产量分别达到8569吨和4966吨,光伏发电企业28家。按照规模化、长链条原则,呼和浩特还优先安排光伏发电与设施农业结合、光伏发电与畜牧业结合、光伏发电与荒山荒坡结合、光伏发电与新农村建设结合。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并网发电的太阳能装机达到69万千瓦。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