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观望、拖沓迟疑,不敢先走一步、先改一步、先动一步,违背了设立试验区的初衷。既是改革,就必须真刀真枪,闯关过隘;既是创新,就必须在重点难点和体制机制上拿出新的思维和办法,种好试验田,当好先行军
试验区有什么作用?不同类型、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试验区各有目标重点,发挥不同作用。但作为试验区,它们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最近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五次会议提出的:“试验区要突出改革创新,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为其他地区探索改革的路子。”
这一要求,准确地界定了试验区的使命与职责。试点先行,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的一种有效工作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方法。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正是通过深圳等沿海经济特区的率先发力,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实施探索出了一条中国路径。如今,面对更加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及更加丰富多样的社会需求,各方面改革创新的任务更加艰巨,更加紧迫。在此背景下,我国先后设立了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自贸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农村改革试验区等多种多样的试验区,就是希望试验区在各自领域的改革创新中取得效果、获得突破。
从实践来看,试验区的效果是明显的。几乎隔一段时间,就能看见不同试验区的成果报道。不过,有关方面和媒体调查发现,在总体效果不错的情况下,不少试验区还存在着打折扣、不彻底、动作缓慢等较为普遍的问题。有的申请试验区时很积极,但试验区挂牌后一年乃至更长时间不见动静,等待观望,拖沓迟疑,缺乏试验区应有的勇气与担当。
等待观望、拖沓迟疑,不敢先走一步、先改一步、先动一步,违背了设立试验区的初衷,也显现了思想不解放这一顽症。设立试验区,就是要推动某一方面战略性、全局性工作的创新发展,使某方面政策在实施前得到实践进一步检验,使政策举措的针对性更强、适应性更好,从而顺利有效地在更大范围内落实;有些方面需要改革突破,但还不能确定在大范围内推进实施的效果;有些还不能确定是否可行,就需要解放思想,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做对了,推进,做得不够,调整,即便做错了,也是积极的试错纠错,比被动的走错路、做错事要主动,能少走许多弯路、避免许多损失。
尤其是,我们的改革面对的是攻坚克难的任务,既要解决长期积累的老问题、老毛病,也要解决许多新困难、新痛点,这些新老问题叠加,形成的“硬骨头”,不解放思想、不下大力气解决不了。同时,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改革涉及面更广、影响因素更多,改的是体制机制,动的是既得利益,触及深层次社会矛盾和利益关系调整,更为复杂、艰巨、敏感。如何啃下“硬骨头”,没有谁能给我们提供现成答案和路径。
这时候就更加需要试验区在改革创新中拿出勇气与担当,在中央大政方针已经确定,改革发展方向已经明确的前提下,胆子放大、步子迈稳,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也要根据发展不同阶段、不同程度勇敢探索、大胆突破。既是改革,就必须真刀真枪,闯关过隘;既是创新,就必须在重点难点和体制机制上拿出新的思维和办法,种好试验田,当好先行军。
当然,既然是试验区,难免有不成功,这就需要我们在准确把握中央政策精神和目标方向的前提下,增强对试验区的容忍度,探索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不过,对试验区来说,首要的是拿出改革创新的担当精神,像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等沿海特区敢闯敢试那样,以改革开放先行军、急先锋的胆识气魄,“杀出一条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