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6年6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新动能撑起中国经济新天地
本报记者 林火灿

6月26日至28日,2016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在为期3天的会议上,中国经济的现状与未来,始终是与会嘉宾们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正深刻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在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期,主要经济体复苏乏力,全球经济增长疲软而脆弱,下行压力挥之不去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世界经济至关重要。

中国交出的成绩单,从未令世界失望。

2015年,中国经济保持稳步增长,经济总量已占全球经济总量近14%,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25%。进入2016年,中国开启了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中国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GDP、物价、就业等主要经济指标始终运行在合理区间。

尤为可喜的是,中国经济的结构持续优化,动能转化的步子迈得更大、更快。从经济结构看,服务业在中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已经超过制造业,最终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超过投资。从发展动能看,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发展潮流和社会时尚。这些新动能虽然还不足以替代传统动能,但是其成长速度之快,足以让人畅想中国经济未来的新蓝图。

中国经济的新变化、新动向,向世界传递着“中国信心”——中国经济的结构在优化、质量在提升、动能在积蓄,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不会出现“硬着陆”。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在新常态的大逻辑下,观察中国经济必须有新的视角。发展中国经济,更需要依托新理念、打造新动能,并使新动能蓬勃发展,撑起未来中国经济的新天地。

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必须把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运用好创新的理念,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推进“互联网+”行动,广泛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不同领域融合发展,催生更多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出更加符合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汇聚各方面力量加速创新进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打造新动能,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

我们必须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坚决把政府该放的权放出去,能放给市场的直接放给市场,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而且还要探索包容有效的审慎监管方式,引导和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打造新动能,必须始终坚持对外开放。

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都需要和世界各国取长补短,互学互鉴,对外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扩大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的开放,为外商提供更多投资机会,营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投资环境,只要是在中国注册的企业,无论是中资还是外资,无论是合资还是独资,我们都将一视同仁。

打造新动能,必须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发展新动能,并不代表着不需要传统产业的改造。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的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的供给,这既有利于经济转型,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中国有着雄厚的物质基础,有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有13亿人口市场,有9亿多劳动力,有7000万市场主体,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大、优势足、空间广、前景光明。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就能确保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并使中国经济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