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6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追寻先辈足迹 感受发展脉搏
——中央和行业类媒体采编人员延安行纪实
6月25日,青年编辑记者在陕西省延安新闻纪念馆参观革命时期新闻出版使用的印刷机。新华社记者 李 京摄

新华社记者 袁梦晨 王卓伦 余俊杰

“巍巍宝塔山,滔滔延河水。”盛夏的延安,满目苍翠。

6月20日至25日,来自18家中央新闻单位、24家全国性行业类媒体的64名编辑记者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在追寻先辈足迹、感受发展脉搏中,努力寻找“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现实答案。

我是谁:“寻根”的时代纪录者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从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在陕北战斗和生活了13年。

在这一时期,延安清凉山曾是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新华社、解放日报社、新华广播电台、中央出版发行部、中央印刷厂和边区群众报社所在地,它们及时传播党的声音,为革命胜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是用手摇印刷机完成报道的。”中央电视台记者董海涛说,随着科技发展,从事电视新闻采编对业务和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这次寻根,他深感一个从业者不仅要在体力上“肯跑动、肯吃苦”,在情感上也要“多用心、多用情”,做出贴近人民、有温度的新闻作品。

依靠谁:扎根人民才能写出扎实报道

吃老乡做的饸络、四五个人同住窑洞炕、烈日炎炎下农田干活……几天时间,这支多为“85后”的年轻编辑记者队伍,与陕北农民同吃、同住、同劳作。忙碌之余,充溢着满满的“获得感”。

“农民们在土地上播撒的不仅是粮食,还有自己的辛劳。正如我们新闻事业一样,要深入基层调研、不畏艰苦,才能写出扎实的报道来。”握着被自己拔出的一大把玉米苗,中国妇女报记者肖婷说。

人民日报记者耿磊感慨地说:“如果不是亲自干这些活儿,我们根本无法理解,当年在农业条件那么落后的情况下,老区人民如何通过勤劳的双手,默默支持党的革命事业。”

为了谁:在时代发展的脉搏中跳动

清晨的黄陵县杜洛尾村,被郁郁葱葱的山林所环抱。一场大雨过后,空气中透着清新和湿润。

“来之前,我想象中的延安是风沙漫天的黄土高原。而到这儿的第一天,我的看法就改变了——从农村到城市都是绿树成荫,满眼青翠。”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杨雨婷说。

让编辑记者们印象深刻的,还有“钱袋子”鼓起来的老区群众。

延川,传统农业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2010年至2015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90.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63.4%的奇迹背后,不仅是红枣、苹果、畜牧等产业的蓬勃发展,还有对农业科技的充分利用。

人民日报记者王萱对延川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十足的“科技范儿”很感兴趣——通过“园区+精准扶贫”的模式,很多农民摆脱贫困。

“现在脱贫攻坚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把示范园的成功经验介绍到全国,让新闻助农真正发挥作用。”王萱说。

(据新华社西安6月25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