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创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6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兰州交通大学创客之家为大学生提供从想法到产品的一站式服务——
校园处处有创业的足迹
本报记者 陈发明

工科出身的张红兵教授目前从事的工作正在弥补工科生的“知识短板”。

张红兵是甘肃兰州交通大学科技园主任,从去年开始,他的身份多了一个——创业导师,并成为“兰州交大创客之家”的“家长”。“工科的学生在财经、企业管理方面通常一片空白,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培育,让工科学生毕业时除了论文,还能拿出一本商业计划书。”张红兵对记者说。

在大学科技园工作多年,张红兵对“双创”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传统的科技园主要业务就是孵化,为创业者提供办公、生产场地租赁服务,服务对象是小微企业。而在网络时代,得益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在虚拟空间和实体空间结合下,现在科技园的服务对象不仅有初创企业,还有创业的个人和团体。

“大学科技园应站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角度,深耕科技服务领域。”张红兵认为,将来能够在市场配置资源的条件下生存的创新创业服务机构,一定要有自己的“内容”,不仅要有办公场地租赁等传统业务,还应涉足技术、咨询、法律等各方面的服务。

兰州交通大学大三学生刘兴龙从高中时就一直热衷创业,总能抓住赚钱的机会。他曾经成立平面设计工作室、编曲工作室,到大学校园里开饮料店、快递收发点。去年,他打算办个小型的翻译公司,却在创业过程中因不懂财经和企业管理遇阻。“注册一个公司,办公场地成本较高,我们又不能接到足够多的业务,而且也不懂财务、法律,缺乏管理经验,所以不一定能成功。”刘兴龙分析说。

创办公司面临的困难并没有困扰刘兴龙很久,他从自己丰富的创业经历中找到了新的创业思路。“我可以搭建一个专门为创业者服务的平台,让创业服务的提供者和需求者到这个‘线上产业园’实现自由对接。”刘兴龙说。

今年3月,刘兴龙成立了甘肃飞舞创服公司,半个月后,公司与兰州交大科技园达成协议,共同完成网络平台“F5产业园”综合服务体系的建设,并在兰州交通大学图书馆建立起了专门为创客服务的公共办公服务中心“兰州交通大学创客驿站”。“兰州交大科技园既是我的合作伙伴,又是我的客户。”刘兴龙高兴地告诉记者。

在创客驿站,刘兴龙认识了同样是大学生创客的陈胤元。陈胤元目前就读于兰州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已经创办过3个公司。勤奋好学的陈胤元自学了计算机编程,通过参与学校和部分学院的网站建设,半年时间内赚了1.5万元,这成为他创业的启动资金。之后,陈胤元跟一位朋友成立了公司,并开发出了“联邦校园”网络平台。“公司的业务就是代替别人做事,半年收入已经近10万元。”陈胤元说。陈胤元的技术优势吸引了善于整合资源的刘兴龙,两人如今正在谋划合作。

在兰州交大创客之家,已经有20个从创业设计大赛脱颖而出的团队和个人成为校园创客。兰州交大创客之家也在一年时间内迅速成长,被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目前,兰州交大科技园组织推荐的23名创业导师入选“甘肃省首批创新创业导师名录”,帮助7家大学生企业成功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

张红兵告诉记者,除了创客驿站,兰州交大创客之家还根据在校大学生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了文化创意坊、机电乐创营、软件乐园、生物苗圃、牛大凤巢谷等多个子中心,通过线下、线上将创客需求、创新与研发平台、投资机构、技术市场等有效地联动起来,形成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打造从想法到产品的一站式服务。

“导师指导、依托专业、植入思想、留下火花、宽容失败、拒绝平庸,让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中有创业记忆。”这是张红兵为校园创客们服务的理念,而刘兴龙、陈胤元这些创客正在将这种理念付诸实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