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周末想逛街,可以用三星手机联系好朋友,还可以开着现代汽车,一起去商场选购各类韩国品牌的服装、化妆品、食品饮料、日用品,晚上去韩国餐厅吃顿美食后,再去CGV影城看场电影。这个场景其实就是韩国品牌当今在中国的缩影。如今,当中国消费者环顾四周时,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就会发现很多地方都有韩国品牌的踪迹。
近年来,诸多韩企都瞄准了中国市场并采取了进取的市场战略,韩企在华新开工厂或零售店的消息可谓层出不穷。韩国希杰公司旗下的烘焙品牌多乐之日于2005年在中国开设第一家门店,之后便开始不断扩张。截至今年1月,多乐之日在华门店已达100家,并计划在2020年增至1000家。韩国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旗下的化妆品品牌悦诗风吟在进入中国后,仅用了3年8个月时间就将门店增至200家。韩企在青睐中国市场的同时,也得到了丰厚回报。以两个中国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品牌为例,LG旗下护肤品牌“WHOO”2015年在华销售额同比猛增197%。韩国食品公司好丽友2015年销售额为2.38兆韩元,其中1.33兆韩元来自中国市场,占比56%。
不难看出,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蕴含着极大的商业价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在给中国带来天翻地覆变化、与他国互利共赢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尤其在当今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调结构、促改革”在中国成为一种必然。中国政府将拉动内需作为未来经济发展主动力,以消费作为拉动内需着力点,大力提倡“一带一路”建设、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互联网+等,都将极大地刺激中国内需。况且,拥有近14亿人口的中国内需市场本身就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和潜力,非常值得挖掘。另外,随着中国民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也相应增多并向多元化发展,内需增长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现实需要。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必将为中国创造新的经济发展引擎,中国在新经济引擎的带动下,又可进一步促进区域发展并为各国提供新的互利共赢机遇。
对于韩国来说,作为近邻,面临着诸多新机遇。首先,中国拉动内需,尤其是城镇化进程催生的巨大消费需求,为韩国企业提供了良好市场和发展平台。其次,中国注重构建自由贸易协议(FTA)网络,并已与韩国签署中韩FTA协定。双方可充分利用好这一现有优势,扩大商贸往来,提振进出口贸易。第三,韩国国内也正谋求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劳动改革,旨在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促进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扩大就业,提高国民收入。两国可进一步加强沟通,密切产业合作,共同促进发展,在工业4.0时代抢占发展先机。第四,韩国化妆品、电子产品、食品、服装、母婴用品等诸多消费品都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尤其近年在“韩流”的影响下,“炸鸡啤酒”等现象时而掀起新潮,这在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给韩国企业创造了更多机遇。从现实情况看,很多韩国企业都已在中国取得了不俗成绩,并开始将新目标锁定在中国二、三线城市和城镇化进程上。只要中韩两国在调整本国经济结构进程中继续坚持密切协作、互利共赢,就必将为中韩两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