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创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6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铁建设首次实现信息化实时全流程监控——
“中国芯”让质量了然于心
本报记者 齐 慧 通讯员 孔祥文
△ 两名技术人员正在指挥900吨箱梁平稳落定在京沈客专兴隆店特大桥上。他们每天记录电子施工日志,保证施工质量。
△ 中国铁建二十二局集团巨型架桥机正在加紧架设桥梁,预计7月初将完成全部桥梁建设,为无砟轨道板全面施工创造条件。
△ 测量人员将测量数据输入项目施工信息化管理系统,将数据对标设计目标值实时分析。 照片均由本报记者 齐 慧摄

高速铁路的轨道板有“身份证”了!

在京沈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现场,铁路部门创新性的首次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高铁建设全流程关键节点的实时管理监控。在信息化和高铁技术不断成熟的今天,信息化与高铁碰撞出了“火花”。

“有了这个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支撑,高铁项目就不可能出现‘豆腐渣’工程,每一个建设的关键环节,从施工过程到检测、验收都有记录监控,可追根溯源,质量有了保障。”中国铁建二十二局集团京沈客专辽宁段项目部经理曾见说。

6月14日,记者来到京沈客专辽宁段TJ-13标段蒲河特大桥采访,看到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工作着。

就在十几天前,TJ-13标段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2公里先导段,已经施工完成并评估通过。中国铁建二十二局集团四公司工区桥工队队长李剑兴奋地说,“先导段验收完成后,我们就可以大规模地铺设了”。

记者仔细观察了这个新型轨道板,从外形看,眼前这个长5.6米、宽2.5米、厚度20厘米,拥有8对承轨台的“水泥板”与以往的无砟轨道板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别小看这块‘水泥板’,这是我国唯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砟轨道板。”李剑骄傲地说。

CRTSⅢ型轨道板是在日本和德国的Ⅰ型和Ⅱ型板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进行优化设计,形成了我国自己的Ⅲ型板。它的研发对提高我国无砟轨道技术核心竞争力、实施铁路“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板里,还藏有一个“中国芯”。在现场,施工人员拿起一个像手机一样的仪器,贴近硬邦邦水泥板上晃了晃,轨道板电子档案信息,原材料、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记录全部呈现在眼前。

“这个芯片是如何被放置在轨道板内的呢?”记者好奇地问。

“走,我带你们去生产车间去看看。”中国铁建二十二局集团一公司苏家屯板场场长刘树祥说。

苏家屯轨道板的生产车间里,一个个工序施工区井然有序,绑扎钢筋、组装模具、将模板吊至台座、用千斤顶对模具进行张拉。“你看,我手里拿着的就是轨道板的‘身份证’。”刘树祥手里拿了一个长5厘米的蓝色塑料小盒。

小盒里装的就是轨道板的“芯片”——一种具有读写功能的RFID电子芯片,也叫电子标签。“这种电子标签在轨道板60年的生命周期里可以持续使用,但为了防止万一,我们在每块轨道板上都安装了两块电子标签。”刘树祥说。

“这个‘身份证’需要在布料机浇筑混凝土之前就埋入板内。”刘树祥告诉记者,芯片安装完成后,工作人员会用读卡器将它“激活”。整个过程与银行卡开卡的过程类似,每个芯片的编码就好像每张银行卡的卡号,当卡片激活后,就能正式使用了。当芯片被激活后,它将实现“联网”,即接入“铁路CRTSⅢ型轨道板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此前高铁线路的轨道板如果出现问题,检修单位工作人员需要人工手动查询这块板的‘档案’,而以前大多数的‘档案’都是纸质版的,查询起来十分不便,而且还存在遗漏、毁坏的可能。而将来京沈高铁的轨道板如果出现问题,检修人员只需要通过读卡器扫描一下芯片,就能立刻读取出轨道板的原有信息。”参加过石太客专、津秦客专等高铁项目建设并组织铺设过Ⅰ型、Ⅱ型轨道板的中国铁建二十二局集团项目部常务副经理钟享华说,信息一旦录入将不再更改,这也规避了以前生产过程中存在人为操控的可能性。

轨道板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只是高铁建设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之一。在高铁建设中,连路基这样的施工质量难管控的环节,遇到信息化后也会变得容易掌控。

高铁建设者都知道,路基是高铁施工的“死穴”,特别是路基压实质量直接关乎日后高铁的沉降情况。“以往对路基压实质量的检测,多采用选点检查,一般100米选择6个点,以点带面,合格全部通过,不合格要大面积推倒重来。”中国铁建二十二局集团项目部试验室主任史雨说,而现在,“信息化+”为高铁路基施工带来“解穴”机会。

他们在压路机上安装一套连续压实监控系统,在压路机碾压过程中,路基本体反力和波形通过监控系统反馈回来,并实时对照提前输入的振动压实目标值进行分析,若合格在驾驶室的显示屏上呈现绿色,否则为红色,提醒司机在红色区域继续碾压。

“这套信息化监控系统,使高铁路基由整体检测代替了点状局部检测,同时,通过系统分析,反推路基压实工艺,压路机可以在不合格的地方精准发力,省时省工又省力!”截至目前,该项目路基压实合格率100%。

那又是什么方法可以实现全流程管控呢?在项目部,电子施工日志工区管理员杨文洁正坐在电脑前,审核着各工点提交到系统平台的电子施工日志。“这个电子日志只要由工点上传后,各级单位都可以看到,铁路总公司也能同时同步监管。”杨文洁说,每个工点的技术员、安全员、质检员每天都要填写工作日志,通过施工队、工区和局项目部层层审核,使每步施工都有监管,查询也有依据。

除了电子施工日志系统、轨道板预制信息化系统、路基连续压实监控系统外,在京沈客专项目还运行着沉降观测系统、连续梁线形监测系统等各种信息化管理系统。

“现在,我们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导入的数据,实现了对现场施工情况实时监控,使工程质量更有保障。”中国铁建二十二局集团项目部总工程师白净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