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手机就能灵活控制塑料大棚的6个通风口,风大风小,尽如人意,也可按温度、湿度自动调节。潘庆永一边演示一边说:“不管我在北京,还是在海南,只要有网络我就能远程控制这个占地11亩多的大棚。”
47岁的潘庆永是山东寿光市稻田镇潘家稻庄农民。他从1996年开始经营蔬菜大棚,这个大棚是第五个了。他说,第一个大棚冬天还得烧炉子;现在,水肥一体化机可以把养料输送到每一棵苗的根部,“这个大棚智能化高,更像‘蔬菜工厂’的一个‘车间’”。
山东寿光上个世纪90年代就以种大棚菜而出名。今天,农民正在旧棚改新棚、大田改大棚。“两改”让冬暖式塑料大棚成长为“蔬菜工厂”,在田野里掀起农业产业的绿色波浪。
“蔬菜工厂”助力“率先小康”
三元朱村是冬暖式塑料大棚的“起点”。老书记王乐义告诉我们,算起来,寿光塑料大棚现在到第七代了。全县46万亩大棚,今年正在“旧棚改新棚、小棚改大棚”。过去一个大棚不到一亩地,现在一个大棚可以有二三十亩大。一个大棚就是一个“小天地”,营造出一方蔬菜生产的“小环境”。
我们走进潘庆永的新大棚,占地11.5亩,投资40多万元,配备有水肥一体机、自动卷帘机、智能放风机、植物生长灯等设施。9米高、200米长的大棚宽阔敞亮。微风吹拂,丝毫不显闷热潮湿,黄瓜叶绿花黄,郁郁葱葱。老潘说,过去的小棚,浇一遍水得一天时间,现在水肥一体机合上闸,我该干啥干啥,4个小时浇一遍。棚内运菜用电动车,外运装车有小吊车,卷帘、通风都是智能控制,省地省工省成本。
更让潘庆永高兴的是新大棚的收益。他说,今年蔬菜行情好,春节到现在毛收入20多万元,估计一年半就能收回建棚成本,“这效益,不比工厂差”。
山东省委提出“十三五”期间提前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前实现收入翻番“两个提前”的目标。寿光市委书记朱兰玺说,一直以来,寿光争做县域发展排头兵,收入翻番是底线,率先实现“两个提前”才是目标,“农民人均收入翻一番怎样实现?首要任务就是全力推进‘两改’,这是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
朱兰玺算了这样一笔账:寿光初步估算还有11万亩耕地适宜种植蔬菜,全部建成大棚每亩至少增收2万元,全市农民每年就可直接增收20多亿元。
同时,新大棚长近200米、宽30多米,高度增加到了9米,不仅采光好、提温快,而且适用各种机械,省工省力,节水节肥,可以提高劳动效率。
5月底在寿光调研三天,记者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看到寿光大地上一片片新的蔬菜大棚正在崛起。南部大棚蔬菜的发源地,老大棚正在变成蔬菜工厂;中部大田改大棚,新式大棚和老式大棚并举,渐成规模;北部沿海盐碱地带,崛起了规模化无土栽培大棚。
“两改”投资主体是农民,没有社会化服务,难以把农民引进高投入、高收益与风险并存的田园中。在文家街道桑家营子村的大棚里,记者见到了与爱人一起辞去城里工作回村种菜的王红梅。这对年轻人,依托菜农之家联合社建起了蔬菜工厂,年收入达到十几万元。王红梅说:“寿光回村种大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收入在那里摆着呢。”
创新科技构筑产业新优势
参观寿光蔬菜博览会,让人感受到艺术般的享受。西红柿可以长成“大树”,南瓜成为展馆走廊顶棚的装饰品,雾化柜里长出了茂盛的茄子,圣女果像葡萄一样串在枝条上……
寿光蔬菜博览会已经举办了17届。记者在今年的博览会上看到,2000多个蔬菜品种和百余项先进技术正在展示。大棚滴灌、臭氧抑菌等300多项国内外先进技术,立体栽培、无土栽培、椰糠基质栽培、生物组培等30多种种植模式,已在寿光田野上推广。
寿光是从种植大棚蔬菜开始走上富裕道路的,但现在大棚蔬菜在全国呈燎原之势,很多地方都把发展蔬菜大棚当做精准扶贫项目,建设力度可以说前所未有。在这样的形势下,寿光如何保持自己在蔬菜产业方面的优势?寿光人的回答是,创新科技构筑新优势。
过去,种子是寿光蔬菜产业的最大短板。如今,他们建起13家种子研发中心,通过审定、鉴定的蔬菜新品种达到46个,国产蔬菜品种市场占有率达66%。全市育苗企业达200多家。在位于寿光市的潍坊科技学院生物工程研发中心,李美芹博士告诉记者,他们新研发的西红柿品种,番茄红素比普通品种增加一倍。
种苗产业现在是寿光的战略性产业。他们建设了占地138亩的国家现代蔬菜种业创新创业基地研发中心,还有12家“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寿光以12公里长的现代农业走廊为依托,集中规划建设了4700亩种苗繁育区,吸引科研机构和人才到寿光创业发展。全市从事育苗的企业已经有200多家,育苗设施面积100多万平方米。寿光蔬菜先进技术和良种覆盖面分别达到95%和98%,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
羊口镇是寿光北部滨海盐碱地带。干旱缺水严重制约这里的农业发展。今天繁忙的却是蔬菜大棚建设工地。我们在工地上找到了忙碌着的镇党委书记吴广兴。他介绍,早在2000年,杨庄村、刘旺村就在盐碱地上建大棚无土栽培西红柿,目前全镇无土栽培大棚已发展到80个。
无土栽培是寿光蔬菜生产的成熟技术。抓住这个新产业,羊口镇整体流转土地7500亩,实施蔬菜大棚示范工程,其中规划了2000亩的高标准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示范区。镇上投资3000多万元配套道路、管网、深水井以及电力等基础设施,农户来园区建大棚,免除前5年土地承包费2万元,镇上出资聘请技术人员全程指导。目前,全镇在建工厂式蔬菜大棚113个,面积680亩,再有一两个月就能移植生产。吴广兴信心十足:“我们将会让这不毛之地变成高效菜园。”
朱兰玺说:“把劲用到科技上,推动蔬菜产业不断转型升级,才能保持寿光蔬菜产业强大的竞争优势。”
抓住组织化 生产“放心菜”
实现农业提质增效的根本出路还是在组织化,寿光从自身农业发展过程中切身感受到了这一点。去年年初,寿光市委、市政府提出把打造农民专业合作社体系,作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市级层面,成立了公益性的寿光市蔬菜专业合作社协会和寿光市菜农之家蔬菜专业合作联合社,为全市合作社、菜农提供统一管理和服务。
正在蔬菜大棚里忙着的寿光菜农之家联合社理事长朱在军告诉记者,农户分散生产、农资分散采购和蔬菜分散销售的“三分散”问题,制约蔬菜产业升级。过去,光农资商就4000余家,多级代理、层层加码,争相代理利润空间大的少数产品,而不愿代理性价比高、利润低的产品。蔬菜销售缺乏议价能力,难以实现优质优价。
如今,菜农之家联合社把运行规范的合作社组织起来,把分散的生产要素集纳起来,实行标准化生产,降低成本,提高质量,集中打造统一的“优蔬汇”品牌,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寿光蔬菜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寿光市果蔬类合作社已发展到1550多家。他们提出,力争3年时间,全市90%左右的农户纳入联合社体系。
生产的组织化是保证蔬菜质量的基础,而质量监测服务社会化则是基本保证。寿光市正在持续推进“沃土工程”,组建土壤检验实验室,建立全市的土壤大数据。“沃土工程”包括设施蔬菜土壤改良、水肥一体化改良、根结线虫防治、农药残留治理等四个方面。
洛城街道饮马村是蔬菜土壤改良示范点。村里有300多个蔬菜大棚,过去大棚经常出现土壤板结、死棵、病虫害多等现象。记者在这个村了解到,2014年列为“沃土工程”示范点以来,蔬菜土壤得到了改良,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提高,每亩底肥成本节省1700元,增收却可达9000元,比过去增产12%。
寿光市农业局局长张茂海说,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连续7年实施“设施蔬菜沃土工程”“根结线虫病防治工程”和“绿色植保工程”,持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寿光还建起了蔬菜质量检测视频监控和农业投入品准入备案两大系统,建立了蔬菜质量追溯体系,夯实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根基。目前全市推广水肥一体化的蔬菜大棚已有10万亩,节水、省肥都在50%左右,亩产平均提高30%以上。
蔬菜产业发展带动了大棚设施、农机、农资、植保、流通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整体提升,寿光的电力、金融等产业,也都走在了全省前列。到今年3月末,百万人口的寿光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928.6亿元,比年初增加8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