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产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6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工程院“工业强基战略研究”报告提出
工业巨人亟需治愈基础“跛足症”
本报记者 杜 芳
6月5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的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机器人跳舞吸引不少参观者围观。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摄

我国是工业大国,但大而不强。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技术基础“四基”发展严重滞后,大大影响了我国迈向工业强国的步伐,工业大国成了“跛足巨人”。6月13日,中国工程院就“工业强基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召开一期结题暨二期启动会议,就如何补“四基”、强工业展开热烈讨论。

小零件绊倒工业巨人

在娃哈哈、蒙牛、奇瑞等大企业生产流水线上,机器人已占据一席之地,可如果仔细看机器人的“国籍”,却并非中国制造。对此,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专家天津大学教授黄田告诉《经济日报》记者:“我国并非没有世界领先的机器人制造技术。我们的论文是国际上最好的,但受零部件性能制约,电机、控制器等跟不上,我们的机器人一高速运动电机就发热。因此许多企业从头到尾都是引进欧美生产线。小小零部件成为制约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大问题。”

实际上,不光是火爆的机器人产业被小小零部件绊住了手脚,整个工业发展也遇到了“卡脖子”之痛。中国工程院“工业强基战略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大部分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不能自给。作为智能产品控制系统“心脏”的芯片,80%以上依赖进口;作为飞机技术核心的高性能发动机面临国外禁运;高铁装备是我国具有竞争优势、有望走出国门的佼佼者,但是其轴承、制动系统、高强度螺栓等核心零部件仍有80%以上需要进口。

“四基”薄弱大大削弱了我国工业核心竞争力。由于无法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整机和系统设备,无论是传统产业竞争力提升,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培育都成了空中楼阁,导致我国制造业长期被固化在产业链中低端。因此,国内大量航空、汽车企业在选择同样型号的高端数控装备时,即使国内产品价格是国外的三分之一,但由于工艺稳定性、可靠性差等原因,他们仍愿意花3倍的价钱从国外进口。

“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是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表示,工业基础能力不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工业转型升级、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原因。

强工业优先补“四基”

“四基”的薄弱和滞后,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最大问题。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提升工业基础能力,补齐制造业发展短板,是建设制造强国第一个10年的核心任务。要攻克基础工艺,提高基础零部件的产品性能,提高关键基础材料的水平,解决重点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这已成为很多地方的共识,特别是江浙一带的工业发达地区,已经着手突破瓶颈。业界欣喜地看到,许多企业家敏锐地认识到补“四基”的重要性,瞄准未来广阔的市场,自发整合资源要素,投入大量资金,排除房地产和金融市场的诱惑与干扰,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四基”细分领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

在强化“四基”的过程中,一些企业瞄准全产业链,开始引进并组建高水平团队,集中推进目标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江苏永瀚公司看到高温热部件国产化的紧迫性后,投资2.2亿元,对全产业链所有关键环节进行改造,引进16位欧洲知名企业的技术精英,使企业迅速掌握核心技术,缩短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另外一些企业虽然生产低端产品,但是凭着高质量赢得了下游用户信任,逐步推进高端产品技术突破和市场占有率提升。江苏恒利油缸公司坚持25年如一日深耕液压领域,从最容易突破的油缸起步,成功打入欧美日系企业的全球供应链体系。

除了这两种典型路径外,中国工程院项目组在调研中,还发现有的地方通过整合国内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大力推进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走自主创新之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一流技术,经过再创新实现产品突破和技术领先。

通过工业强基工程的深入推进,为重点行业稳定运行提供了强劲动力,对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2015年,江苏苏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7.85万亿元,其中制造业产值占95%;工业增加值1.69万亿元,占全省比重达到50.6%。工业大市浙江宁波也依靠良好的工业基础制造能力,实现持续稳定发展,2015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67万亿元,居浙江省首位。

多方努力打赢持久战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在访问瑞典时,对国外的轴承产品印象深刻,“我们一讲到轴承,就是研究润滑、材料,但是国外已经开始研究智能轴承。传统的产品、技术和产业模式都在创新,我们在科技大发展过程中,创新思路要进一步强化”。

中国工程院“工业强基战略研究”报告提出,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为机械设备、消费类产品赋予了更加卓越的性能,因而对“四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四基”将呈现出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标准化和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趋势。

“工业强基”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要把“专精特”小巨人企业培育作为重要抓手。“工业强基战略研究”项目组长、两院院士路甬祥说:“这些企业大部分可能是民营企业,可能是中小企业,要加强对他们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好普惠的共性技术,提供投资融资、信息数据、人才培训、设计研发等服务支持,更好发挥政府学会、行业协会、创业创新联盟等组织的作用。”

“‘工业强基’需要长期坚持,不可能一蹴而就。绝不是突破几项工艺就能解决的,需要凝聚各方共识,按照市场规律,将国家长远战略和现实条件相结合,使创新成果与市场需求充分对接,需要建立体系化、长效化体制。” 辛国斌说。

对此,中国工程院于6月13日启动“工业强基战略研究”项目二期研究。尤政介绍,项目二期将围绕提升我国工业基础能力的重点问题,如“一条龙”推进路线图、“专精特”小巨人企业培育等,深入开展研究工作,为突破一批亟待解决的“四基”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和行动路线,引导企业和地区发展“四基”产业的积极性。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