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6年6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增强造血功能 激发内生动力
江西赣州迈出决胜同步小康新步伐
本报记者 郑 波 赖永峰 刘 兴 刘志奇

时值《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四周年之际,《经济日报》调研组一行走进江西赣南革命老区,感受其万紫千红的新气象,触摸其赶超发展的强劲脉搏。

4年来,赣州把民生改善放在振兴发展的突出位置,赣南老区69.5万户、近300万农民圆了新居梦,278.4万人喝上了“安全水”,7.6万户山区群众摆脱了不通电的困扰,41.39万户农民告别低电压、用上稳当电,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37万公里……群众幸福感与日俱增。

眼下的赣南大地,还有很多看不见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造血功能显著增强,发展瓶颈逐步破解,思想观念深刻变革,红色基因接力传承……老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更强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全面同步小康的步伐越走越踏实。

4年来,赣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年均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4年全省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3年全省第一。今年一季度,全市GDP同比增长9.2%。

“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赣州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加快发展、同步小康的条件已经具备。我们既要充分利用好国家优惠政策,又要增强造血功能,激发全市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落后面貌、创造美好生活。”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李炳军说。

当前,一场以“解放思想、内外兼修、北上南下”为主题的集结号正在赣南革命老区吹响,通过创新发展理念,激发内生动力,扩大对外开放,重点抓好主攻工业、精准扶贫、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六大工程,开创振兴发展新格局。

赣州市提出,力争到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年翻番;脱贫攻坚任务3年完成;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初具规模;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初步形成,南方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初见成效,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建设快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小康目标。

在振兴发展的激越鼓点中,赣南——这片被革命先辈鲜血和生命浸染过的红土地,正蓄积着新一轮跨越发展的力量和势能,开启新的长征。(相关报道见第五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