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6年6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政策还需真落实
本报记者 佘 颖

一直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备受党中央、国务院重视。从去年下半年本届毕业生刚刚进入最后一学年开始,国家相关部门就先后出台多项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

2015年11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建立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做好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今年2月,人社部也印发了《关于做好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重点围绕实名登记和精准服务两个环节,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作为具体落实措施,今年4月,人社部、教育部、财政部等9部门联合启动了第三轮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2016年至2020年,全国每年选拔招募2.5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三支一扶”服务。中央财政为毕业生提供8000元至3.5万元的补贴,每名“三支一扶”人员还享有各种社会保险和2000元的安家补贴。等服务期满,“三支一扶”人员还可定向考录公务员和优先应聘事业单位。

5月27日,教育部再次发文部署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强调各地各高校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面向民营经济、小微企业,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要将就业创业结合起来,释放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同时,教育部、人社部还组织了春夏秋冬四季网络招聘周、留学生招聘会、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服务周、部分大中城市联合招聘等专项活动,力促就业创业。

这些政策涵盖就业岗位创造、招聘信息对接、就业创业准入等方面,极大地缓解了学生的就业创业压力。

政策很多、很细也很好,但是,在实践中,好政策也面临落地更扎实、更及时的挑战。

以“三支一扶”为例。现在大学生的心态已经逐步调整,很多人并不排斥先去基层锻炼。但这一政策还没有对大学生做到100%的宣传覆盖。近日,《经济日报》记者在北京朝阳体育中心举行的民营企业大型招聘会上随机采访了10多位学生,只有3个人表示知道这个政策,但有什么具体措施却说不上来。

据记者了解,目前“三支一扶”并没有全国统一的报名入口,由各省市人社部门自行决定何时发布招募公告,比如福建省1月中旬就发布了今年的招募公告,而黑龙江省直到6月6日才发布,山东、青海、河北等地至今仍未发布。学生必须随时留意自己所在地的人社部门官网,而这对到处跑来跑去找工作的学生来说显然不太现实。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各地、各高校加大宣传力度,把信息送到每一个学生的手机上、宿舍里。今年,天津市在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天津日报、北方网等主要媒体和该市各大高校校园网上进行了广泛宣传,同时还要求各区县、街镇人社部门开展宣传,效果很好。计划招募174名学生,最终吸引了3680人报名,比去年增加了7%。

与此同时,配套政策不尽完善也影响了促进就业、创业政策的效果。

今年就业工作的一大方向是鼓励学生投身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到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去。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低端的销售、客服类岗位,大部分小微企业对求职学生的专业要求越来越高,更加看重应聘者的相关工作经验、是否受过专业培训等。

蚂蚁白领是一家成立于2013年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正在大规模招兵买马。公司CEO咏岗告诉记者,自己今年只招了一个应届毕业生,是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业的,其余人员打算从同行业挖熟手。

这种用人趋势在中小微企业中普遍显现。越是新兴产业越追求快速迭代,就越需要员工“即插即用”,迅速跟上企业发展,除非是学习能力强、自身很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否则企业更倾向于有工作经验的人才。

记者在智联招聘网站上随意浏览了几个招聘信息,印证了这一趋势。例如,杭州务本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招聘3名文案策划,需要有1年以上工作经验;北京鸿美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招聘5名咨询项目助理,优先考虑有销售工作经验者。

中小微企业是增加就业的主体,如果他们不愿对毕业生敞开大门,就业形势将会更加严峻。为此,人社、教育等部门多次强调各地各高校要会同有关部门完善落实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的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但目前这些辅助政策还有待落实。

这也是下一阶段就业创业工作亟需改进的地方:必须通过更精准的宣传手段,确保毕业生对就业政策应知尽知;要完善政策操作办法,简化政策审批、办理流程和政策凭证,推行一站式办理、网上办理等服务,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享受政策提供便利。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