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理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6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促进互联网金融 健康发展
薛紫臣

互联网金融是近年来在金融领域出现的一种新业态,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改善服务发挥了积极作用。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迅猛,对普通百姓理财、小微企业融资及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互联网金融以其低成本、非抵押和便捷的融资模式,丰富了金融市场的层次和产品,有助于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高金融服务的普惠性。

近日,麦肯锡发布《颠覆与连接——解密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报告显示,中国互联网金融产业深受资本市场青睐,相关企业的估值远超其他行业。《报告》认为,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能够以其他国家和市场难以企及的速度异军突起,主要有四大利好因素:一是开放和包容的监管环境;二是发达的互联网/电商业务颠覆人们的生活方式;三是庞大的普惠金融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四是中国银行业长期的高利润使其具备了积极试错的实力。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互联网金融在带来便捷和效率的同时,也蕴含着更为复杂多变的风险,对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带来了挑战。因此,应充分认识互联网金融面临的主要风险,强化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在未来几年内,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将从一个多方混战的“战国时代”进入整合期。现有的互联网金融业态将被逐渐纳入监管体系而进入更有序的增长阶段,而新的技术与应用将不断涌现。未来5年内,有六大机遇值得重点关注:一是移动支付和理财,二是线上消费金融和小微信贷,三是B2B互联网金融,四是金融云和基础设施,五是大数据应用,六是以区块链为代表的颠覆式技术。

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必须进一步强化监管,着力防范和化解风险。当前,应在以下三个方面积极进行探索实践。

完善监管规制,构建高效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构建高效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科学选择适应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实际的监管模式。可借鉴发达国家“监管前置”的管理经验,重新梳理各类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实施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取缔不符合要求、甚至存在欺诈和非法集资嫌疑的金融平台,切实防范金融风险。

强化行业自律,规范互联网金融机构经营行为。可以借鉴国际上管理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先行、监管随后跟进”的经验,研究成立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特别是制定互联网金融公平交易规则,推动形成统一的行业服务标准,引导互联网金融机构树立合法合规经营意识,规范经营行为,加强风险管控能力建设,推动互联网金融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与此同时,积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完善征信系统,夯实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及业务开展的社会信用基础。

此外,还要强化信息披露和消费者保护。这是行业发展的动力引擎,行业协会应尽快出台信息披露的规范和管理办法,坚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动态性,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营造干净透明的良好市场环境。强化消费者保护是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重点。由于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有关消费者保护的法律法规严重缺失,需要加快制定专门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交易过程中的风险和责任承担、金融机构信息披露、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资金第三方托管等作出明确规定,确保互联网金融参与各方的信息和财产安全。同时,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风险教育,提高其网络信息安全意识、风险防范意识,了解和掌握风险防范工具和技术手段。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