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民生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5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肥经开区:
精剪民生“细枝末梢”
本报记者 白海星 通讯员 李长龙
合肥经开区居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李长龙摄

“群众细小事,也是大民生”。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深耕细作”民生工程,精剪民生“细枝末节”,在妥善解决群众就业、医疗、养老、教育等重大民生问题的同时,从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小事做起,落脚微处抓民生、点滴渗透解难事,让辖区百姓享受到更多的便利和实惠。

“娃娃们经常来看我们,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孙子孙女一样亲切!”5月的一天,家住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芙蓉社区的冯荣芝等几位老人家中,再次迎来社区“大学生唠嗑队”的青年志愿者,他们帮老人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还现场表演起文艺节目,乐得老人们合不拢嘴。

“公益+”服务激活力

“我们这个‘唠嗑队’全部由大学生志愿者组成,主要服务对象是社区里的孤寡老人和残疾人群体,除了提供各类常规的公益志愿服务外,还注重情感陪护,帮助他们驱走心理上的寂寞和孤单。”“大学生唠嗑队”的志愿者方婷婷说,“目前已经有100多位大学生加入我们的行列,先后为周边社区的50多位老人和残疾人送去温暖”。

与辖区高校合作,搭建便利社区居民生活的各类公益平台;借助微信,推出“微信+公益”全民公益模式……合肥经开区积极探索创新,激发了志愿者及民间公益组织等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的热情。区文明办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区与辖区内17所高校均建立了合作共建关系,搭建起“社区之约”“青春驿站”“亲子阅读营”等多个公益平台,对基层管理服务形成了有效补充。

在此基础上,该区推行“公益+”服务理念,通过构建社工、社区、社会联动服务运行机制,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不但促进了公益事业的专业化和可持续发展,还满足了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据统计,近年来该区共吸纳各类志愿者2万余名,每年参加文明劝导、健康义诊、关爱空巢老人等志愿活动者均达数万人次。同时,社区公益组织也在不断发展壮大,超过20家,从昔日的一枝独秀发展到如今的百花齐放。

“遇上解不开的疙瘩,有心理咨询、法律方面的专业人士开导;退休在家闲着,家门口就能上老年兴趣班,还有各种文化娱乐团队相伴;遇上找工作难题,有人帮忙牵线搭桥。”社区居民徐兰英颇为感慨地说,“有了这些志愿公益组织,给居民带来了很多便利”。

“五微”平台助幸福

家住合肥经开区莲花新村的小明今年11岁,从小患有脑瘫的他,无法正常行走,加上家里经济状况较差,他几乎没有出门玩过。在该区“微公益O2O”平台上,小明线上许愿,好心人陈大哥线下认领,在陈大哥的全程陪同下,小明在合肥“欢乐岛”游乐场开心地玩了一个上午,小小心愿终于得以实现。

2015年,合肥经开区开通社区微信平台,尝试“微公益O2O”模式,将线上心愿发布与线下认领相结合,准确获取辖区贫困家庭的需求信息,及时予以有针对性的帮扶。同时,线下每月一次的“爱心拍卖会”也在开展,通过“举牌”的方式,居民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帮助贫困家庭圆梦。该区团工委书记林苑介绍,社区微信平台开通至今,共征集到1000多条微心愿,全部被爱心人士认领,几乎所有许愿人都实现了愿望。

如今,不少空巢老人都在为冬天洗上一个热水澡而发愁。针对诸如此类的居民细小事、烦琐事,合肥经开区打造社区“微服务”,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服务的最细微处,渗透到居民生活的“末梢”。在该区莲花社区,每年冬季,社区都会为辖区内的空巢老人送去免费洗澡券,并安排志愿者陪同空巢老人洗澡。莲花社区负责人表示,此项活动已经开展了5年,今后还将继续开展下去。

微心愿、微课堂、微关怀、微减压、微服务,合肥经开区创新社区服务从“微”字入手,倾心打造的“五微服务”,成为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一环。两年多来,该区就先后开展各类亲民、便民、为民“五微服务”4500余次,服务辖区常住居民和流动居民50余万人次。

“签约”医疗真便捷

今年74岁的合肥经开区高刘镇陈桥村村民张宏年由于患有高血压等疾病,经常头晕。有一次他的高血压病又犯了,便拨打了村卫生室的电话,不一会儿,医生就赶到了家里。张宏年说:“多亏和医生签了约,现在看病只要打个电话,医生很快就会上门来,不分白天晚上。”

张宏年口中的“签约”指的是村医生试点签约服务。为加强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合肥经开区按照中心卫生院划片包村指导,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包户、包人的原则,启动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村民只要与镇卫生服务机构签订“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书”,便可在家门口享受到近乎零距离的医疗卫生服务,不花一分钱,就可将贴心的“家庭医生”请进家门。目前已签约村民5000余户。

“除了方便村民看病,签约服务还改变了群众的就医习惯。”合肥经开区卫计部门表示,以前村民大多有病就往大医院跑,造成大医院一床难求,而基层医疗机构资源严重闲置。有了“家庭医生”后,实现了“小病不出村”,使基层医疗机构的网底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促进了分级诊疗和有序就医格局的形成。

除此之外,合肥经开区还与多所公办大型综合性医院开展合作,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平台,建立起面向社区居民的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此举使优质的医疗资源得以下沉,让‘医疗技术跑,病人无需跑’变成可能。”该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家和表示,以协同服务为核心,以医疗技术为支撑,以利益共享为纽带,以支付方式为杠杆的“医联体”,开启了社区居民看病就医的新模式。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