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城镇化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6年5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贵州:城镇联动奏响“山地歌”
本报记者 吴秉泽 王新伟
◁ 贵州省凯里市极具民族风情的建筑群。贵州省坚持大、中、小型结合,重点打造了100个城市综合体和100个示范小城镇,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供图)
▷ 贵州茅台镇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是茅台酒的故乡。贵州省积极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形成了组团式、点状式、串珠式的城镇布局。 (资料图片)

入夏,蜿蜒的赤水河沿着贵州省茅台镇悠悠流过,浓浓醉人的酒香源源不断地飘向远方,沿街悬挂的黄色酒旗随风摇曳。好一幅“水村山廓酒旗风”的诗意画卷。

在贵州,像茅台这样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的城镇日渐增多,犹如珍珠般点缀在山水间,既让当地居民安居乐业,也让光顾的游客流连忘返。

近年来,贵州省遵循“以人为本、道法自然”的要求,一手抓城市综合体建设,一手推动特色小城镇发展,积极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基本形成了组团式、点状式、串珠式的城镇布局,城镇、山水、田园、村庄的融合程度不断提升。

2015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设立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作为我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山地丘陵地形在国土面积中的比重达到92.5%,境内山河纵横,地表破碎,“九山半水半分田”,承载产业和人口的平地很少。

城镇化道路该如何走?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表示,地形地貌决定了贵州的城镇化道路只能“蒸小笼”,不可“摊大饼”,不能贪大求洋,要在“特”字上下功夫。

按照这一地位,贵州省的城镇化之路自一开始就选择了从省级层面统筹,确立了分层谋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工作原则,坚持大、中、小型结合,重点打造了100个城市综合体和100个示范小城镇,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张鹏告诉《经济日报》记者,“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发展多阶段并存,从省级层面统筹推进城镇化,走差别化、非均衡发展道路,可以避免走弯路”。

在城市综合体建设上,贵州省按四个层级划分,分层推进。其中第一层级是指贵阳、遵义、六盘水三市的中心城区及贵安新区,第二层级是其余市(州)政府驻地城市,第三层级是经济强县及区域中心城市,第四层级则是一般县城及具备条件的小城镇。城市、城镇的层级不同,所要建设的城市综合体的标准也不一样,而非一味地严格标准、贪大求全。

在第一层级,要建设的是标准意义上的城市综合体,总建筑面积原则上不少于15万平方米,公寓式住宅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重不能超过25%。

而在作为第四层级别的经济条件一般的县城,则是按照城市综合体的理念和模式,建设更加符合县城及小城镇和农村实际的“城镇综合体”,总建筑面积原则上控制在5万平方米左右,公寓式住宅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重不超过50%即可。

在重点建设的100个示范小城镇上,贵州省也根据各自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将之分为发展交通枢纽、旅游景观、绿色产业、工矿园区、商贸集散、移民安置等类型。

“我们并不是追求绝对数学意义上的100,而是希望把科学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向各地传递,引导城市提质增效和提升发展品位。”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巡视员毛家荣告诉记者。

省级统筹并非政府包办。以城市综合体建设为例,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技术文件和政策文件,加强规划调控,引导建设开发主体发展需要的公共服务功能,指导各地搞好项目建设服务和管理,确保城镇健康发展。

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贵州既积极发挥山地资源优势,使城市显山、露水、近林、透气;也注重发挥民族文化浓郁的长处,从17个世居少数民族的建筑符号中抽取若干元素,提炼个性特色的建筑符号,将其融入到城镇建筑中。

在建设好城市综合体和特色小城镇的基础上,贵州还积极推动两者联动发展,实现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位于湄潭县的西部茶城与永兴镇,以茶为媒结成“对子”,实现了茶叶种植基地与茶叶交易平台的无缝连接,构建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全年交易超过1万吨,交易额近10亿元,既为小城镇的产业发展找到了市场,又为城市综合体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资源支撑。

截至2016年3月,贵州省已有62个城市综合体与小城镇结成“对子”,融合发展,累计解决就业17万人。

经过3年多的努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成为拉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统计部门数据显示,“十二五”时期,该省城镇化率提升8.2个百分点、达到42.01%,新增城镇人口306.5万人,带动贵州经济增速连续5年位居全国前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关口。

构建山地特色新型城镇体系仍是贵州在“十三五”时期乃至更长时间内的一项重要工作。据了解,该省将在未来5年继续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提升区域次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建设特色小城镇,力争新增城镇人口500万人以上。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