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财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5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一个谨慎的投资者
彭 江

笔者见过不少投资失败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发现,绝大多数的投资者都将投资失败归结于“受骗上当”,认为对方骗术太过高明。其实不然。

举个例子。2014年,北京华融普银非法集资案爆发,该公司利用虚假项目骗取客户资金近40亿元。案件发生后,有投资人痛心疾首:“当初要是更谨慎一些,就不会被所谓的高收益项目迷惑了。”在笔者看来,当时想要识别这些假项目并不太难,为何许多投资者仍受骗上当?

再说一个笔者曾经近距离接触过的案件。这个案子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甲公司为盘活资金,去银行买对公理财产品。银行拿出一个年化收益达10%的委托贷款理财项目给甲公司。于是甲公司和乙公司签订一个委托贷款协议,将资金贷款给乙公司。银行承诺保本保息,并开出一张一年期利率为10%的定期存单给甲公司。谁知一年后,银行告诉甲公司,本金全没有了。原来,就在甲公司办理委托贷款给乙公司的时候,乙公司就已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了。甲公司找银行索要本金和利息无果后,向法院起诉银行。结果甲公司一审败诉,上诉后,二审仍然败诉。法院给出的理由是,银行只是中介行为,在投资时,审核项目真伪的责任义务应该是投资者甲公司。甲公司自己不去审核项目的真伪,最后的损失应该也只能由自己承担。

那么,如何辨别项目真伪呢?其实,投资者如果更谨慎一些,通过一些简单的办法就能大致辨别项目真伪。

首先,投资者可以打电话核对银行账户的信息。在签订合同前,应该先核对合同中资金账户的真伪。如:可以打电话给银行,核对基金管理人提供的账户是否为托管账户。需要强调的是必须为托管账户,因为在托管账户中,基金管理人不能直接动用该账户的资金,需要向托管人下达指令,由托管人按照合同约定的资金去向划款。托管人一般由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担任。如果对方不是托管账户而对外宣传是托管账户,那就需要格外小心。另外,还需要咨询一下该银行账户是否异常,是否已经冻结。在上例笔者提到的第二个案件中,进入清算程序的公司账户是处于非正常状况下的,甲公司只要一个电话,就能了解信息,避免不应有的损失。

其次,投资者可以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投资项目更有助于辨别项目的真伪,在商事往来中,还可以邀请专业律师的帮助。不难推断,如果当时甲公司派一名业务员去乙公司实地看一下,也就不会遭受巨额损失了。

对于投资者来说,一定要尽可能地多了解投资项目的真实情况,学习相关法律,了解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做谨慎的投资者,这样才能避免一些没必要的损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