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6年4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智能安防:开启安全新生态
本报记者 李予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自身安全的需求也愈加迫切,安防行业整体呈现出市场增长、需求增加的态势。权威机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安防行业产值超过4800亿元,其中,安防工程产值达2730亿元,安防产品占1800亿元。安防行业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安防产业经历了网络化和高清化的发展,正在向智能化方向迈进。”海康威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浦世亮说。

应用广泛:公共安全有了智能防线

人工智能技术在安防产业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安防系统具备智能化的收集、分析、判断等功能,且与高清、云技术、大数据、感知、物联网等技术融合,组成智能化的安全防控应用体系。在视频监控、门禁和防盗报警设备等三大安防设备产品中,视频监控目前占据了市场的主体。随着平安城市建设的开展和深化,以及交通、教育、金融等各行业用户安防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视频监控设备市场未来将保持在20%左右的年均增长率。

记者在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5所看到,他们研发的国内首台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毫米波人体三维成像安检门,突破了毫米波三维人体成像关键技术,具有强大的物体分析能力和图像处理能力,能揭开被其他物体隐藏的可疑物面纱,在几秒钟内产生清晰的图像,让操作员快速轻易地辨认出可疑物品,且不显示任何涉及被检人员的隐私信息。

当大大小小的监控摄像头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监控视频资料以海量规模不断累积,为办案提供了有力支持。然而,在大量的视频资源中,仅仅依靠人力排查非常艰难,还可能延误抓获犯罪分子的最佳时机。而一套准确、高效、智能的智能视频分析和检索平台则可以使“大海捞针”不再难,提高公共安全管理水平。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07所自主研发的海量视频处理系统可以进行智能目标分析和视频图像检索,将运动目标从监控视频中“抓取”出来,合成短时间的摘要视频,从而提高视频浏览的效率。经测算,摄像头一天采集到的视频经过处理,最短可以合成一个小于一小时甚至几分钟的摘要视频。视频检索功能则可以根据用户指定的检索信息对一段视频进行特定目标的检索。如以“蓝色”+“人”为关键词,则可对视频中身穿蓝色衣服的人员进行查找。当视频中的运动目标出现越界、徘徊、逆行、遗留、攀爬与翻越护栏等异常行为时,系统还会自动发出报警信号,并将该目标用特殊颜色的矩形框框选,提醒操作人员进行关注并做进一步处理。

“到现在,我们研制的视频处理系统检测正确率已经提高到90%,目标误检率和漏检率均小于5%。”该系统研发负责人柴智不无自豪地介绍。他说,他们正在努力攻克另一难题:目标运动轨迹分析。

迈向高端:安保机器人拓展新商机

作为新一代安防行业高端智能化产品,安保机器人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工业机器人主要替代重体力劳动和复杂劳动,以解决人力在恶劣环境下作业的问题。安保机器人则应时代发展需要,为人们处理安全防范事故。目前,我国安防机器人研发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发展空间广阔。

记者从航天科工集团三院33所了解到,安保机器人集成了巡检、视频等多个系统,从仿生视觉、听觉、嗅觉的角度对现场环境进行多维度、立体化监测。既可以协助人们完成重要场合的监控保安工作,还可以实现数据收集,构成完整的监控系统,在安全性上具备绝对优势。

目前,国内公共场所对安保机器人的需求巨大,安保机器人可以在各种场所替代人类进行相关巡查,如保安巡查、火警检测、探测与阻止侵入者等方面的室内仓库、办公场合等。

安保机器人包括轮式智能机器人、履带智能机器人、导轨式机器人等。这些机器人高度与人相仿,只要充电4至6小时,就可工作4至8小时,包括室内定位导航、按路径巡航等。对进路线内的低速、静态障碍物体,还可有效探测并躲避。视觉作为安保机器人的主要功能之一,在安保系统中非常重要,担负起对目标进行识别、跟踪和测量等功能,可通过数据传输系统与后台进行链接,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据库,发挥云计算、大数据等功能,进一步做图形处理,信息检索,形成有效的信息,保护大众安全。

安保机器人将所获取的外界信息通过信息传输系统传递到服务器。服务器进行后台分析、运算,将结果再返回到安保机器人,安保机器人利用返回的信息,发现异常现象、可疑人员、恐怖分子等,做出预警、报警等动作,实现对公共安全的保护。

安保机器人在环境应对、性能强大等方面具有人力所不具备的特殊优势,越来越多的安保机器人被应用到公共场所安防、核电巡检、小区巡检等场所,并且轻松完成任务。作为机器人发展领域中的关键一环,安保机器人在现在与未来市场中都将会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保驾护航:信息化“哨兵”大显身手

人工智能不仅在人民群众日常工作、生活的安全保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为国家安全保驾护航上也大显身手。

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绵延着长达2.2万多公里的边境线和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过去,边海防监控都依赖人力巡逻、望远镜观察和传统监控系统进行,这些方式存在诸多缺陷:肉眼和望远镜观测到的区域有限,不够清晰,无法24小时监控;而传统的监控系统又存在视频分辨率低、图像质量差、抗干扰性差等弱点。如今,人工智能技术搭建起一套对海面、地面和低空目标进行昼夜监控的边海防监控系统,为祖国边海防筑牢安全防线。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07所的科技人员告诉记者,与传统监控设备相比,他们研制的边海防视频监控系统不仅具有抗风沙抗腐蚀能力、透雾夜视功能和大范围远距离探测能力,还具有智能性,能实现图像增强、动目标检测、手动或自动跟踪目标、图像全景拼接、自动巡回观测、监控信息预览及回放分发、越界报警和自动跟踪等功能,并能与电子地图、导航雷达、卫星定位、防越境报警等已有系统配合使用,实现光电互动。因此保证了24小时全天候观察低空和海上目标,对人员、车辆、舰船、楼群、漂浮物、着火点等目标进行远距离昼夜区域搜索报警和监控跟踪。可以说,今天的边海防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边海防监控系统向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三位一体监控方式升级。

海防视频监控系统已在广东、上海等13个省份得到广泛应用。它们分布在祖国的边境线上,成为我国的信息化“哨兵”,推动我国边海防逐渐实现从人力监控向科技管边控海的转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