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4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强政法队伍建设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本报记者 李 哲

在欧洲《知识产权管理》杂志评出的“全球知识产权界5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中,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法官姜颖赫然在列。2015年,姜颖任庭长的审判一庭,还荣获了国家工商总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颁发的“商标保护奖”。

据统计,截至2016年3月31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共受理案件11670件,其中,涉技术类案件2261件,占比19.3%;涉外、涉港澳台案件3625件,占比31%。涉技术类案件多、涉外案件多等特点,对法官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知识产权意味着创新,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专利让人目不暇接,案件如何才能得到公正的裁判?像姜颖这样有着优秀专业素质的法官,为专业的审判奠定了基础。

“我院不断推进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和国际化的建设。”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院长宿迟说,工作中,他们合理整合审判资源,将一线法官团队按照案件类型和审判工作特点进行专业化分工,有效提升了各专业特别是技术类案件的审判水平。

为了跟上技术创新的步伐,保证法官的专业知识能够快速更新,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以各专业调研组为依托,分门别类开展审判调研与培训,还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以及苏州市知识产权局等单位广泛开展合作共建。

每审10个案件,其中就有3个是涉外案件,这就要求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法官一定要具有国际视野。“我们院特别重视法官的国际化培养,几乎每位法官都曾在国外接受过中长期的学习和培训,不少法官都具有在国际研讨会上用英语作报告的能力。”姜颖说,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学习英语的氛围特别浓厚,院里还聘请了专业的英语教师每天早上为大家上一堂英语课。

“我们一直在努力拓宽法官国际培养的渠道,注重研究国际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规则,不断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审判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宿迟告诉记者,一年多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共接待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来访团体48批次共610余人,形成了展示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国际形象的重要窗口。

人才资源是政法系统的第一资源,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对专业队伍的精心打造是政法系统队伍建设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北京市政法系统以“十百千”人才工程为载体,通过分级选拔管理机制、跟踪培养机制、重点使用机制、多元激励保障机制、交流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优化了人才资源,营造出了尊重人才、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

为了推进专门人才建设,最高法组织开展审判业务专家评选,推进审判人才库建设;最高检实施“六项重点工程”,分级分类开展领导素能、任职资格、专项业务、岗位技能训练;北京、上海、广东公安机关开展网络安全、金融证券、涉外法律等专门人才队伍培养工作……在能力建设之外,全国政法系统坚持思想引领、加强政治建设、强化纪律作风、健全职业保障,努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清正廉洁、能力突出的政法队伍。

“政法队伍是一支近350万人的大队伍,担负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捍卫者的职责使命。”中央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政法队伍建设。围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总任务,全国政法系统牢牢把握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总要求,通过队伍建设为各项政法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强的智力支持和组织保障,有效服务了经济社会发展。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