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经论坛”4月20日下午举行的“合作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及金融创新”座谈会上,两岸及香港金融业人士围绕人民币国际化这一共同关心的话题,探讨两岸及香港在人民币国际化中的新机遇及金融创新方向。
波动性还不足
去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经历两轮大幅波动,是不是会带来较大风险?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否会受到影响?“如果没有波动,人民币难以成为国际化货币。”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认为,与日元、欧元等相比,人民币还是“强货币”,事实上目前人民币的波动性还不足。
此前,人民币经历了长期的单边升值。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总体呈现单边升值走势。2011年,虽然人民币汇率一度呈现有涨有跌的双向波动。但2012年至2014年初,人民币汇率又重回升值通道。
“要真正成为国际货币,不可能只靠升值来吸引大家持有。”巴曙松认为,对金融市场发展来说,人民币波动是好事。真正的国际化货币要有灵活的波动,在波动中刺激市场对不同类型人民币计价产品的需求。他举例称,在人民币贬值时,此前借了大量美元债务的中国投资者会归还美元债务、新借人民币债务,这将产生新的需求。“波动是正常的,其带来的新需求,才能检验市场的专业水准。”
深圳交易所会员管理部副总监丁晓东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只有波动才能给市场、给投资者带来更多交易和投资机会,但还须尽量避免暴涨暴跌给市场带来的震动。
市场开放是机遇
与会嘉宾认为,香港和台湾应该发挥其独有优势,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实现共赢。“人民币债券需求将达到4000亿美元的规模。”台湾金融研训院董事长洪茂蔚预计,人民币加入SDR之后,目前仅300亿美元的人民币债券规模将明显增长,人民币债券的需求将大大增加。目前,香港和台湾都发行了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点心债”和“宝岛债”,对人民币债券需求的增加也有望拉动香港和台湾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增长。
对于香港来说,巴曙松认为,此前香港离岸市场加清算行模式的优势已经不再。但内地市场开放不意味着香港就毫无优势。实际上,可以实现双赢。以债券市场为例,内地债券市场开放后,并不是所有的境外投资者都会直接进入,对他们而言,直接投资内地市场需要一系列的牌照和资质,成本较高。会有相当部分的投资者愿意保留原有的习惯,通过香港去投资内地的金融市场。
向有深度市场发展
目前,香港作为重要的人民币离岸市场,至今规模仍然有限。未来,如何进一步推动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巴曙松认为,要提高香港市场的深度,发行更多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从以贸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为主,转向以更有深度的金融市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金融市场的纵深发展将为更进一步的人民币国际化打下基础。上海证券交易所香港代表处顾问石晓成认为,此前,“走出去”的人民币更多是以存款的方式回流,在人民币加入SDR以后,各方会更多运用人民币进行投资,这对两岸及香港金融市场的产品创新是很好的机会。
在具体的产品创新方向上,凯基证券亚洲营运总裁黄集蔚提出,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各个企业机构都需要更多避险工具,同时,还可以研究如何将人民币离岸和在岸定价拉得近一点,在相关金融产品等方面进行创新。
“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一个不断开放发展的金融市场,反过来,金融市场的开放发展也会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丁晓东表示,深港通目前正在准备当中,人民币国际化对两岸及香港都是好的“催化剂”,将让两岸及香港金融市场发展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