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4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项目上马须先做“健康体检”
陈发明

在制定政策和上马项目时,需要对其进行“健康体检”。为政策、项目做“体检”,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填表、收费、盖章等程序化动作,政府有关部门一定要主动作为,深入实际做好“出诊”,这样才能对于各种隐患漏洞“早发现、早治疗”

近日,两则关于群众健康方面的话题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一是,据央视报道,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493名学生先后被检查出皮炎、血液指标异常等情况,个别学生查出患有淋巴癌等,罪魁祸首疑为学校附近的化工厂旧址。另一个是,甘肃省卫计委主要负责人近日表示,甘肃省政府去年10月印发《关于健康促进模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将公众健康管理融入所有政策制定过程,推动了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的整体提升。

一反一正两件事,都聚焦在近些年人们愈发关注的健康话题。此前一段时间,个别地方在出台政策、上马项目和建设工程时,对负面因素评估不足,特别是对可能影响健康的土壤、空气、水质、食品等方面缺少细致深入的监测评估,致使群众健康受损,出现小范围的地方病、职业病,个别地方甚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此同时,在缺少“体检”把关的制度性缺陷的恐慌下,群众对不少“无辜”好项目和政策造成误解,个别地方还因此发生了群体性事件。

所以说,在制定政策和上马项目时,需要对其进行“健康体检”。除了常规程序上的环境影响评价外,还应引入健康因素审查,并统筹协调环保、国土资源、农牧、林业、水利、建设、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对土壤、空气、水质、食品等进行定期监测和综合治理。同时,在对即将出台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进行审查时,也应让卫生部门一同介入,对涉及影响公众健康的内容进行审核,以便及时纠正和清除危害公共健康的隐患。通过科学方法进行严格“体检”的政策项目,必定经得起实践、时间和群众检验。

为减轻群众经济负担,医疗卫生主管部门除了要解决好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还要最大程度上做到让群众“少得病”。甘肃省给政策项目“做体检”的做法,无疑有利于让群众“少得病”。但是如果放眼全局的话,甘肃此举的积极意义已超出了医疗健康领域,值得各地各行业借鉴。在政策、项目诞生前和运行过程中,需要“体检”的不仅是影响群众健康的因素,还有涉及法律、安全生产、简政放权等诸多方面的“诊断筛查”。

需要注意的是,为政策、项目做“体检”,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填表、收费、盖章等程序化动作,政府有关部门一定要主动作为,深入实际做好“出诊”,这样才能对于各种隐患漏洞“早发现、早治疗”。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