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4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25万名干部进村入户 完成630多万人建档立卡
广西实现精准识别到村到户到人

本报讯 记者童政 周骁骏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公室获悉:去年10月份以来,广西积极组织全区各级各部门,深入细致地开展了新一轮精准识别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630多万人、5000个贫困村、6.92万个自然村(屯)、2.01万个移民搬迁村屯的建档立卡工作,实现精准识别到村到户到人。

在本轮识别工作中,广西各级各地共组织25万名干部投入精准识别工作,形成强大工作合力。识别工作队3个多月入户调查488万户,涉及近2000万群众。广大工作队员住农村、察民情、听民声,与农民群众面对面、心贴心,采用“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识别法,按照“两入户、两评议、两审核、两公示、一公告”程序深入细致开展工作,严格把好各道关口,仅用来打分的评估表就涉及近100项具体指标,前后采集近2000万群众的信息,通过大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检索出符合“8个一票否决”条件的农户50万户、有大额财产农户家庭成员62.5万人,确保了识别结果的精准度、可信度。

“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精准识别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找准了贫困对象,摸清了致贫原因,掌握了贫困村屯和贫困群众的发展需求,还动员了群众,锻炼了队伍,为精准帮扶和精准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广西外资扶贫项目管理中心主任陈伟光说,在本轮识别过程中,广西积累了许多富有成效的经验。比如,科学制定可衡量指标、扎实做好动员培训、逐户进行评分评议、认真做好信息核查、精准实行建档立卡等。

为给全区开展好精准识别行动提供一个清晰明确的指导,广西借鉴其他省份精准扶贫的好做法,结合自身的实际,研究制定精准识别方案。方案将难以衡量的农户收入指标转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住房、家电、农机、机动车、饮水、用电、道路等18类98项可衡量指标,用一把标尺直观、全面、真实地评估群众生产生活的状况。

去年10月12日至16日,广西在全面启动精准识别行动之初,用了5天时间专题研究部署扶贫工作,对全区2.5万名领导干部和贫困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进行精准识别等专题培训。解答各地讨论提出的上万个精准识别方面问题。通过动员培训,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对精准扶贫、特别是精准识别工作的认识得到空前提高。

在识别信息录入系统后,广西还及时将有问题的数据信息返还各县核改、补漏。经反复核对,导入自治区系统的417.53万户、1847.29万人数据,有力保证了信息精准。为防止出现“富人当选”“锦上添花”现象,2015年10月28日,自治区下发精准识别“8个一票否决”补充通知,规定有两层以上(含两层)砖混结构精装修住房等8种情形之一者,原则上在精准识别贫困户评议中采取“一票否决”。通过大数据比对检索出符合“8个一票否决”农户51.7万户,有大额财产农户家庭成员62.5万人。经工作人员再次入户核查,最终剔除20万户。

贫困户确定后,2015年12月22日至23日,广西通过视频会议方式,召开全区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培训会,组织发改、教育、民政、住建、卫计、统计、扶贫、调查总队等部门就建档立卡业务工作进行统一培训,组织全区108个县的业务骨干现场观摩邕宁区建档立卡信息采集工作,要求各县先选点现场培训再全面铺开,不经培训不准入户登记。全区精准识别工作队再次入户,对确定的贫困人口逐户登记,有条不紊开展建档立卡工作,为新一轮精准识别工作画上圆满句号。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