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将世界喻为巨大的博物馆,那么其中的每件展品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化特色后才能在世界的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否则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因此,只有先尊重自己的文化,保持其独特性,才能获得立足世界的资本。
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直接参与者,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反复验证了保持自身特色文化带来的益处。不妨举一事例说明:几年前,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和美国演出公司合作组织了上海芭蕾舞团的一次北美巡演。考虑到国际受众的喜好和需求,主办方特意准备了两台节目,分别为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和法国的芭蕾舞《仙女》。最后北美那边选择的结果出人意料:点播了28场《梁祝》,只选了4场《仙女》。这充分说明,外国观众并不仅仅想观看耳熟能详的西方经典,更希望欣赏到与众不同的东方艺术。
任何民族的观众都无法抗拒来自优秀异域文化的魅力。日益拥有国际视野的中国观众同样也期望欣赏到更多的异域文化。譬如,中拉文化交流年日前在北京拉开帷幕。在这场活动中可以看到,融合阿根廷和乌拉圭风格的探戈热情似火,来自墨西哥的经典舞曲令人如痴如醉。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演出体现了具备拉美式风情的中国式解读,让国内观众大呼过瘾。
那么,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作品向世界展现中国味道的魅力呢?近年来,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和林肯艺术中心,《梁祝》《丝路花雨》《牡丹亭》《花木兰》等中国艺术作品频频上演。这些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大多取材于传统的艺术经典。可见,那些大浪淘沙之后留下来的好作品才会在世界上引起共鸣,当代文艺工作者也应对这些作品进行充分挖掘、移植和创新。笔者认为,并非一定要原封不动地照搬老祖宗的东西,而应该创造性地转化出具有当代中国风格和气派的佳作。在此过程中,艺术工作者必须沉心静气,将西方文艺的精华和东方文艺的精妙融为一体,创作出真正的精品。
另一方面,在再创作的过程中,还应注意民族性和国际范的有机结合。民族性和国际范是对相辅相成的概念。一国的艺术品要走向世界,一方面要讲究对民族文化的坚守,同时还应进行适当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改造。原因在于,倘若要使观众真正充分地理解来自异域的艺术作品的精髓和内涵,就必须将不同地域的语言障碍、文化障碍和风俗习惯障碍通过表演的再加工和再创造合理地“翻译”出来。在“翻译”时,还需要对国际市场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考虑到国外观众的欣赏习惯、价值观念以及本土化口味。
因此,只有找到一件优秀文化产品中隐藏的“中国味儿”,才能更好地将其传播出去,使其走向世界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