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3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南郑州市豫剧团原业务团长王宽及妻子17年收养6名孤儿:
超越血缘的大爱亲情
本报记者 夏先清
饺子端上桌,王宽的大家庭举杯同祝。张翼飞摄

王宽大家庭合影。(资料图片)

2016年2月,中央电视台记者白岩松现场采访王宽(右)、王淑荣(中)。张翼飞摄

唱念做打,演绎人生百态;生旦净丑,唱出世间悲欢。王宽夫妇台上兢兢业业唱好戏,台下尽心尽力做善事,退休后陆续收养6名孤儿,用善诠释河南好人,用爱感动中国。

退休后收养6个孩子

“原来交通不便,我在西藏工作几年才能回一次家,家中二老身体不好,平时多亏乡亲们照顾。”今年74岁的王宽出生在河南周口淮阳县郑集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6年到西藏豫剧团工作,在雪域高原坚守了26年。

1982年调回郑州工作后,王宽每次回家探亲都不忘接济生活困难的乡亲们。“每次回去都这家三百元、那家五百元地给。”妻子王淑荣说。有时,王宽甚至连返回郑州的路费都不留。

1999年,夫妻俩回老家探亲,8岁的袁前良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小前良8个月时,父亲去世,母亲远嫁他乡。如今,爷爷奶奶日渐年迈,一家人全靠乡亲们的救济度日。王淑荣当即拿出200元钱递给孩子的爷爷,小前良突然跑上前来说:“奶奶,俺想跟您学唱戏!”说完,在院子里拼命翻起了跟头,夫妻俩心疼得直掉眼泪。

不久后,村里汪海波的妈妈也来到王宽家,请求夫妇俩收留小海波。王宽第一次在老家见到了汪海波,11岁的他又黑又瘦,光脚赤膊,正在厨房拉着风箱做饭,满身满脸是灰。这一幕,让王宽和王淑荣不禁动容。

接着,他们又见到了父母双亡的汪文胜、汪文娜及汪仪欣。眼前的汪家3兄妹,最大的8岁,最小的才5岁,他们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看人时目光躲闪。

王宽夫妇商量后,决定资助这些孩子。之后,夫妻俩又收养了一名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孤儿,并给他买了一辆轮椅。

从此,王宽和老伴对家乡有了更深的牵挂。他们按时给孩子们寄生活费,经常带些生活用品去看望他们。王宽还教孩子们每人一种乐器,并花四五千元在村里装了部电话,每天通过电话给他们纠正音法。一到假期,就把他们接到郑州来。

2002年,王宽夫妇不顾亲戚们的反对,把几个孩子接过来一起生活。“有个孩子的爷爷临终时还叫着我的名字,我不管谁管!”王宽说。从此,王宽不大的老房子里,多出5个孩子。

17年含辛茹苦“养家”

加上外孙,6个孩子就靠王宽夫妇每月3000多元的退休工资来养活。为省钱,王宽烟不抽了,酒不喝了,一毛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但再精打细算,也时常入不敷出。

此时,郑州的戏剧茶楼正在兴起,王宽一跺脚,决定去茶楼演出。王淑荣坚决反对:“你是国家一级演员,在河南豫剧界也算个名人,怎能出去‘卖唱’!再说,就算你想去,你这身体也不答应呀!”但家里的经济“窟窿”越来越大,王淑荣只能答应了丈夫,有时甚至陪老伴一起唱戏。

在豫剧团当了几十年的“台柱子”,王宽的戏路很广,生旦净末丑全不在话下,还曾被豫剧名家常香玉夸赞为“难不倒的好演员”。他想,凭着自己的名气和唱腔,被人点唱肯定不成问题。

然而,初到茶楼,他遭遇了从未有过的冷落:“上台率高的年轻演员一晚能挣几百甚至上千元,而我冷板凳一坐就是一晚上。”连着几天,没人点王宽的戏。

他推着自行车慢慢走在深夜的街道上,内心满是苦闷和失落,这位老艺术家的尊严被摧残得满地零落。

“王宽回家后老是一声不吭,自己喝闷酒,我就知道他晚上肯定又被‘剃了光头’。”王淑荣说,有好几次王宽喝着喝着就哭了,她也只能跟着掉泪。

一天凌晨两点,王宽刚回到家里躺下,茶楼经理打来电话:“王老师,您能不能回来一趟?有客人点您的戏。”他立即披衣骑车出门,只为了赚60块钱。直到有一天,当地媒体偶然发现他们的事迹并加以报道,王宽在茶楼的情况才稍稍好转,观众看他的眼神也“敞亮了许多”。

人过四十不学艺。但为了获得更多演出机会,66岁那年,王宽自掏腰包拜师,学起“变脸”。从练踢腿、扎架子开始,每天练习数小时,一天下来,全身疼痛难忍。三伏天他窝在家里,对着镜子一练就是一整天。王淑荣则在旁“监督”,一次不行再来一次。

经过半年的练习,王宽的“变脸”技艺炉火纯青。“川剧里的变脸只是变脸,而我的变脸,变成花脸就唱花脸,变成老生就唱老生。”王宽的语气里难掩自豪。凭着这一手绝技,他赢得了无数喝彩声。

那时的王宽为了赶场子,一晚上要去十几个茶楼演唱,有时还要去外地演出,往往到家时已是次日凌晨5点。高强度的生活让他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但想到几个孩子,他还是咬着牙坚持演出。

2009年夏天,王宽心脏病复发,医院下了病危通知单。转到北京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后,医生要求王宽尽量静养,不要劳累,可王宽只休息了几天,又开始“赶场”:“我的这些孩子都是孤儿,他们上学、生活都需要花钱。孩子们抱着我放声大哭,我说孩子们放心,只要我在,不会让你们上不起学,一定让你们好好生活下去。”

10年间,王宽风雨无阻地去茶楼唱戏。他说:“过几年就唱不动了,要抓紧时间,挣足钱,养活孩子们,供他们上大学。”因为过度劳累,10年间他住了十几次院,病危通知书就下了5次。

家风浸润爱相传

无论走到哪里,王宽从不忘本。他的家是“淮阳县驻郑接待站”,来往的客人大多是家乡的农民,有出差的,有打工的……王宽都热情地迎来送往,“党和人民把我培养成艺术家、党员,我这辈子就要真心实意地为人民服务”。

2004年,王淑荣遇到一位张姓病友,因没钱想放弃治疗。得知这一情况后,夫妇俩带着几个孩子在郑州街头搞了个爱心募捐,每个人都带着各自的乐器进行演奏。那几天正赶上下雨天冷,孩子们冻得哆哆嗦嗦的,最终筹到一万多元,救了那位病友。

汶川大地震和雅安地震时,王宽和王淑荣也带着几个孩子去现场表演募捐。有爱心人士提出为他们捐款,王宽一口回绝:“我们的生活还过得去,把钱给那些更需要的人吧。”

“我没挣多少钱,力量太有限了,但我想帮助更多人,想让孩子们也有这份心。”时光缓缓流淌,17年过去了,王宽双鬂皤然。当年懵懂的孩子都已长大,纷纷参加工作、结婚。王宽希望孩子们步入社会后,能造福社会,本分做人。“善为本,孝为先。”这是他一直倡导的家风。

家风浸润,爱心绵长。王宽夫妇的每一次善举,都在无声地影响着孩子们。

王海龙是王宽夫妇的外孙,这个当时被医生诊断为活不过18岁的男孩,如今已26岁。虽然他下巴以下的身体部分渐渐失去了知觉,却乐观开朗,积极向上。

2015年,参加《中国梦想秀》节目后,王海龙把得到的25万元梦想基金全部捐给了西安一位尿毒症病人。

在爷爷奶奶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们都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人。汪雯娜在河南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上学时,每到暑假,都会和爷爷奶奶回到淮阳老家,教当地的留守儿童唱戏、乐器演奏和舞蹈。只要哪里有需要,爷爷奶奶一个电话,孩子们就立刻回来进行义演。

万事皆空善不空,黄金非宝书为宝。如今的夫妻俩,日子清闲了许多。“值了!这辈子没啥遗憾了!”王宽欣慰地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