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2016两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3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桥英代表——
山乡脱贫“私人定制”
本报记者 吴秉泽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贵安新区高峰镇麻郎村党支部书记刘桥英,对村里哪家贫困、为何贫困、如何脱困,心里很清楚。

2014年初,麻郎村精准识别出72户贫困家庭,为275名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对于如何才能脱贫,刘桥英代表说,不能所有病,都开一个方,要为不同条件的村民“私人定制”专属的脱贫方式。

“条件适合干什么,什么产品好销售,我们就发展什么。”近两年,麻郎村通过流转土地,发展精品蔬菜种植,每户收入上除了有土地流转金每亩600元,还有在蔬菜园打工的相应收入。即使40岁以上的村民,也有不少进入合作社打工,每天也能挣70元钱;另一方面,上级政府创造条件,让村里年轻人就近到贵安新区的建设工地或工厂务工,比种地挣得多。还有一些家庭靠种植精品水果、搞养殖等增加了收入。

“在家门口工作就有稳定的收入,还能照顾老人和小孩,群众都说好。”刘桥英代表告诉记者。2014年底,村里就有63户、245人脱贫。到2015年底,又有2户、共8人脱贫。如今,麻郎村还有7户、22名特殊贫困人口,要靠社会保障政策兜底。下一步,村里将加强帮扶力度,寻找到更多的致富机会,实现全村完全脱贫。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