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春早,万象更新。“十二五”成功收官,“十三五”崭新开局。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向西开放战略背景下,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建设“开放、活力、高效、发展”的示范开发区为目标,加快推进“三调两转一示范”战略,全面布局战略性新兴材料产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的转型升级。随着隆隆脚步阔步迈进,塞上江南颇具创新活力、颇具发展潜力的开发区脱颖而出。
旧绩如蜕不足恋,彩蝶起舞向新花。产业,决定着一个区域的未来,是区域崛起的希望所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产业难以为继。瞄准国内前沿,标杆世界一流。转型,升级;再升级,再转型。几年的艰苦努力,目前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单晶硅棒及单晶硅切片生产基地、国内数一数二的工业蓝宝石生产基地,拥有世界一流的大型发电设备等动力机械铸造技术和国内首个落地的半导体材料产业集群,进而成为国内不可多得的战略新兴材料基地。
光电之明 打造光伏“航母”
产业基础 光伏产业是环保、安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市场前景广阔,潜力无限。截至目前银川开发区已拥有光伏材料、发电装备及其配套企业14家,并形成了从高纯硅、多晶硅、单晶硅、切片、电池、组件、跟踪装置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特别是以银川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宁夏银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宁夏宁电光伏材料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为依托,2015年单晶硅棒生产能力达到15000吨,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单晶硅棒生产基地。
前景实力 2015年开工建设的总投资30亿元单晶硅棒及切片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形成年产3GW单晶硅棒和3GW单晶切片的生产能力,工业总产值将达到50亿元,出口创汇超4亿美元。开发区在建成世界著名单晶硅棒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又成为世界知名单晶硅切片生产基地。在确保硅材料生产规模、技术上始终保持在国际、国内一流水平的同时,完善产业链配套,促进石英坩锅、单晶炉、多晶铸锭炉等光伏设备落地,引进光伏逆变器、储能电池和先进的薄膜电池及组件、太阳能集热器等光电、光热设备。
靓丽之珠 “蓝宝石”落子银川
产业基础 工业蓝宝石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晶体,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科学技术、国防与民用工业的许多领域。由于新一代光源LED,能使发光效率提高近10倍,寿命是传统灯具的20倍以上,且兼有绿色、环保等优点,因此全球蓝宝石材料市场平均每年复合增长速度达到57%。银川开发区先后引进了台湾佳晶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预计今年年内,两家企业共安装长晶炉700台,其中拥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公斤级蓝宝石长晶炉LZ80_90A共50台,达产后蓝宝石晶体年生产能力达到1500吨。
前景实力 能否让昔日的工业奢侈品变成大众消费品?近几年来,开发区发展蓝宝石新兴产业,不断拉长其产业链,将蓝宝石由现有的原料生产延伸到LED、智能终端等衍生品方面。目前,随着一批深加工项目相继投产,通过加快关联产业聚集,将蓝宝石应用衍生向LED、智能终端、高级手表、首饰类等的产品发展。
半导体新材料 异军突起
产业背景 当前我国半导体新材料产业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产业规模逐年发展壮大,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随着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及相关政策的出台,国内半导体材料产业迅速发展,国产半导体材料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项目启动 为了填补我国规模生产8英寸半导体材料产业的空白,改变该材料依靠进口的局面。2015年底,银川开发区启动年产120吨半导体材料项目,占地80亩,总建筑面积20000m2,计划2016年9月竣工投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可生产8英寸半导体级单晶硅片120万片,年实现产值1.2亿元,实现利税150万元。该项目为我国首个半导体新材料落地项目。未来两到三年内,银川开发区将打造成为全国规模庞大、技术水平先进的半导体材料基地。
共享集团 “铸造”世界传奇
发展背景 近年来,从世界范围看,很多重型装备制造业都在“寒冬”徘徊,而开发区的共享集团却一路高歌,逆势上扬。共享集团通过实施“数字化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制造、效率增倍”的转型发展战略,果断启动转型升级按钮,铸造了世界传奇,即从一个小小的机床制造做起,触角不断延伸到大型高端铸件,如今已实现通过3D打印等技术转型嫁接形成国际一流的“铸造智能工厂”。
产业实力 在共享集团引领下,开发区铸造生产能力达到15000吨/年,可生产最大铸件单体重量150吨。主要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难度、高附加值铸件,尤其在大型发电设备等动力机械铸造领域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超临界、超超临界蒸汽轮机铸钢件制造技术世界一流,大型燃气轮机铸钢件生产技术、大型水轮机铸件铸造技术、大型核电机组铸件制造技术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产品畅销亚洲、欧洲、美洲,主要顾客有美国通用电气、德国西门子等国际知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