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2016两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3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创新驱动升级版
——访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
本报记者 薛海燕
罗志军

“十二五”期间,江苏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迈上3个万亿元台阶,去年突破7万亿元,人均GDP达到8.8万元。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江苏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有怎样的新布局?发力点在哪里?全国两会期间,本报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

“这几年在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面前,江苏经济之所以能够运行得比较稳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创新抓得早、抓得实。”罗志军代表告诉记者,进入新世纪,江苏充分发挥科教人才优势,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收到明显成效。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位居全国前列,去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5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5年来,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去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0%。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去年实现销售收入突破4.5万亿元。

“一切创新最终落脚点在企业,企业才是市场最具活力的创新要素。”罗志军代表说,活力在基层、在企业、在微观主体,必须突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十二五”期间,江苏通过实施科技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万企升级”行动,努力将创新资源引入企业。2015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超过88%;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0家,是“十一五”期末的3倍。比如昆山好孩子集团是江苏本土民营企业,始终把自主创新摆在核心位置,构建了全球八大研发中心,成为全球儿童耐用品行业规模最大、品牌影响力最强、最具创新活力的领军企业。目前,“好孩子”专利累计达7000余项,超过前10位竞争对手的总和。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罗志军代表说,近年来江苏实施一系列人才工程,加快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高水平管理人才、高技能实用人才。鼓励人才互动交流,共选派700多位优秀科技型企业负责人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组织600多位行业专家担任企业“科技副总”。

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2013年,江苏成立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研究院不设行政级别,坚持市场导向机制,推行项目经理制,把服务中小企业和突破产业共性技术问题作为主要任务。集聚各类研发人员5200多人,实现技术成果转移转化近千项,先后攻克制浆造纸废水近零排放成套技术与装备、全球首款石墨烯手机触摸屏和生物基材料万吨级产业化技术等一批重大关键产业技术。除了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外,产业研究院的成立,把企业、科研单位、科技人才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实现了创新驱动战略各要素的无缝对接,最大限度释放了创新活力。

2016年初,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确立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

罗志军代表强调,建设“一中心、一基地”,主要是立足于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紧密结合,发挥江苏雄厚的制造业优势,呼应“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战略。同时,在实践中突出三个主要抓手:一是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在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的基础上,适时优化政策导向,调整工作重点,着力推动企业研发机构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通过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加快转型升级,进一步增强发展动能。二是实施企业制造装备升级计划。围绕数字化、智能化的目标,加快企业装备数字化普及应用推广,推进企业装备智能改造,扩大关键岗位机器人应用,培育发展一批智能车间、智能工厂。三是实施企业互联网化提升计划。推动企业大力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各类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实现从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全流程的互联网化转型。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罗志军代表说,“十三五”期间,江苏将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优势,厚植新动力,促进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平稳健康发展。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