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3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数说国家“账本”五大看点
——2016年预算草案报告解读
本报记者 崔文苑

如果说每个家庭都有“一本账”,记录着精打细算的收与支,反映着一家子的生活情况和发展动向;那么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国家“账本”通过合理计划“钱从哪来、到哪去”,来支持大的战略决策、改革目标实施。

如何看待3%的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营改增按下“快进键”能给老百姓带来啥实惠?财政怎样为化解产能等结构性改革加油?3月5日,2016年预算报告新鲜“出炉”,《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看点一:

3%的收入增速、3%的赤字率

“钱从哪来、到哪去?”翻开账本,这是人们关心的头等大事。

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5.8%,低于7.3%的预算增长目标,为1988年以来最低。2016年财政形势更加严峻,平衡收支面临极大压力,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72万亿元,增长仅3%。

“这既有经济增速趋缓的原因,也有大力度减税降费的原因,如此低的财政收入增长率为历年罕见。”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副教授郑春荣对《经济日报》记者表示。

与此同时,财政支出刚性较强,支持转方式、补短板、防风险等增支需求较大。预算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0715亿元,同比增长6.7%。

为弥补收支差额,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至3%。“适度扩大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目前来看,我国赤字率处于合理水平,这样的安排是有必要的、可行的,也是安全的。”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张连起告诉《经济日报》记者。

2016年财政形势更加严峻,郑春荣分析说,财政收入稳定性和增长可持续性有所削弱的情况值得重视。这不仅表现在财政收入下降情况下,非税收入波动性较大;还表现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持续下降,2016年为28248.6亿元,较2015年又下降13.2%,已经连续2年下滑。这一数据在2014年为40385.86亿元。

看点二:

减税降费5000多亿元

根据预算报告,今年将通过减税降费,为企业和个人降低负担5000多亿元。

在财政收入紧缩的情况下,这些钱是如何“挤出来”的?

此前,国家已经通过大规模减税降费,用短期减收,换取经济动能的增长。今年5月1日起,营改增试点范围将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2012年到2014年,纳入营改增试点的纳税人占比为20%。此后将要纳入试点的行业纳税人占到80%。”财政部税政司司长王建凡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施正文认为,营改增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一项税制改革,其意义不仅在于其本身,而且对于经济发展、税收情况、财政体制和税收体制改革都有深远影响。

根据预算报告,还将加大收费基金清理和改革力度,将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范围,由小微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

看点三:

1000亿元奖补资金用于化解产能

财政政策如何参与结构性改革?预算报告显示,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奖补资金,用于推动地方政府和中央企业综合运用兼并重组、债务重组和破产清算等方式,加快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

“化解过剩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其中做好职工安置又是关键之举。”张连起委员分析表示。对于奖补资金的用途,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主要用于职工的安置,解决好职工的转岗、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问题。

“专项奖补资金一旦落实到位,煤炭、钢铁领域的去产能工作最难点将有望破冰,人员安置工作将快速推进。”张连起委员说。

记者了解到,2016年财政部还牵头承担了国有企业、金融、科技、农业、公共资源等重点领域的部分改革任务,参与100多项相关领域的改革任务,更多发挥财政在结构性改革当中的作用。

看点四:

扶贫资金增长43.4%

“听完政府工作报告,有一个感受非常深刻。那就是无论多艰难,民生上该花的钱一定要花、该办的事一定要办。”一位来自安徽的全国人大代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一点在今年的预算安排中得以充分体现。2016年,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加201亿元,增长43.4%。相比于财政收入增速,该支出增速可谓“抢眼”。这些资金将推动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为了让资金发挥最大效益,预算报告要求,资金不仅用于推广资产收益扶贫试点,还支持贫困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集中力量解决突出贫困问题。

不只是中央财政投入加大,为支持扶贫工作,中央对地方老少边穷地区转移支付1537.91亿元,增长22.4%,这比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12.2%的平均增速也高出许多。

除了增加投入,财政还通过解决就业、提高保障来健全扶贫长效机制。预算报告显示,将研究规范公益性岗位政策,建立困难群众就业帮扶长效机制,推动农民工平等获得公共就业服务。据了解,2015年将完成2100万人次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任务。此外,数据显示,2016年按6.5%左右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也向艰苦偏远地区倾斜。

看点五:

三公经费零增长

“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把每一笔钱都花在明处、用在实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

怎样过好紧日子?

相较于7%增长的中央本级支出,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按零增长安排。不仅是“三公”经费、会议费得到严控,花钱的方式也将受到限制。根据预算报告,对收入高增长时期支出标准过高、承诺过多等不可持续支出或政策性挂钩支出,在合理评估基础上及时压减。

另外,资金“沉淀”显现突出的,新一年预算相应也会被压缩。比如,对2015年末财政存量资金规模较大的地区或部门,适当压缩2016年预算安排规模。

财政支出方式创新,也在预算报告中得以强调。一是大力推广PPP模式,加快立法工作,用好1800亿元引导基金,激发社会资本参与热情。

二是突出财政投资基金的作用。2015年中央财政通过整合出资150亿元,吸引民企和国企、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共同参与,最终形成总规模600亿元的基金,重点支持初创型中小企业。2016年,这样的基金作用备受重视,但需要注意的是,将逐步改变行政性分配方式,主要采取基金管理等市场化运作模式,逐步与金融资本相结合,发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作用。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