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时间,首批规划建设特色小镇37个,开工建设项目431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0亿元,平均完成投资近13亿元,其中投资额超10亿元的有27个,超过20亿元的有5个;
一年时间,首批特色小镇新入驻企业达3300家,其中21家为新引进的500强企业,新增就业人员4.6万人,新增税收21.3亿元。
全国两会前夕,浙江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向前去视察的在浙全国人大代表集体交出的这份成绩单表明,特色小镇正在成为浙江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推进项目建设拉动有效投资的新引擎。
特色小镇的内涵概念“非镇非区”——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行政乡镇,也不是想象当中的“大拼盘”,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支撑浙江长远发展的七大新兴产业,兼顾历史经典产业,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既是浙江经济发展传统优势的传承,也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加快区域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的新探索、新实践。
小镇创建“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区域产业政策的演变和城市化战略的深入实施,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两条明显的轨迹。一条是发展小城镇—中心镇—小城市,另一条是区域产业集聚—区域特色经济—块状经济—开发区园区。
上世纪80年代,凭借“敢为人先”的先发优势,浙江在国内较早形成了“一县一品”“一镇一品”甚至“一村一品”的区域特色产业,拥有温州皮鞋、义乌小商品、永康五金等245个全国性生产基地称号,形成了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块状经济形态,把浙江由原来的农业省份变成了工业省份。到90年代,浙江通过撤并乡镇、空间重组加快推进产业集聚与升级,以产业集群的形式推动经济持续发展。进入新世纪,随着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强镇扩权”又适时启动了经济发展的内需引擎。
但是,随着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创新乏力,产业转型升级滞后于市场升级和消费升级,环境资源触及“天花板”,以小城镇为“据点”的传统块状经济的短板日益显露。中低端产品供给过剩,供给侧的结构性矛盾日趋突出,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浙江经济在全国较早出现了速度换挡回调。
面对现实,浙江如何进一步发挥体制机制先发优势、区位优势和块状经济的特色产业优势?
事实上,早在2003年7月,在中共浙江省委第十一届四次全会上,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就为浙江经济“把脉问诊”,他在总结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浙江发展的八个优势、面向未来发展的八项举措。
这一为浙江发展量身定制的“八八战略”,在之后的实践中,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历届省委保持定力,持之以恒续写“八八战略”大文章,推动浙江各项工作创新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创新发展需要载体。浙江的发展历程表明,每一次重大的经济社会转型、每一次自下而上的地方改革,往往都起步于小城镇。而国外有些小镇,体量不大,但十分精致独特,产业富有特色,文化独具韵味,生态充满魅力,浙江的很多块状经济都有类似的潜质。
由此,创建“特色小镇”的思路应时而生。
浙江省政府咨询专家卓勇良认为,作为区域发展的新思路,领先建设一批特色小镇,对浙江来说是一个“能落地、效果好、带动强”的好抓手,条件完全成熟。小镇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必然的,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到了新阶段的逻辑必然。
记者注意到,为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浙江近年来集中发力,率先打出了一整套转型升级的系列组合拳,引人瞩目。像浙商回归、“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等等,一连串的绝招、狠招,招招相连。难度之大、力度之强,前所未有,对浙江经济健康发展影响深远。“十三五”开局之际,浙江又公开承诺两个“不带入”:不把贫困带入“十三五”,不把污泥浊水、违章建筑、脏乱差带入“十三五”。
这些从细微之处入手,主动拉高标杆的自我加压之举,目的都是为了倒逼经济转型升级,为浙江创新发展腾出新空间,也为特色小镇的创建提供了新舞台。
关键在“特色”,主要看“气质”
在2015年的浙江省两会上,“特色小镇”首次亮相《政府工作报告》,加快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被列入省政府重点工作。
浙江省委、省政府决定,要利用自身的信息经济、块状经济、山水资源、历史人文等独特优势,创建100个省级特色小镇。去年公布了首批37个,最近又公布了第二批42个。力争3年之内,省级特色小镇累计投资5000亿元以上。
如火如荼的创建背后,最忌讳的就是一哄而上,盲目跟风。浙江省委、省政府有言在先:创建特色小镇,既要保护好创建热情,更要尊重市场发展规律,关键在“特色”,主要看“气质”。
“这些创建中的特色小镇,既是产业创新升级的发动机,又是一个个开放共享的众创空间;既集聚人才、资本、技术等高端要素,又处处展现江南秀美风光,彰显人文气质。”浙江省发改委主任谢力群告诉记者。
产业定位“一镇一业”,突出“特而强”。产业是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特”,是指每个特色小镇都要锁定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新产业,以及茶叶、丝绸、黄酒、中药、木雕、根雕、青瓷等历史经典产业中的一个产业,主攻最有基础、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而不是“百镇一面”、同质竞争。即便是主攻同一产业,也要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强”,是指每个小镇都要紧扣产业升级趋势,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引进行业领军型团队、成长型企业,培育行业“单打冠军”,成为经济新增长点。
功能集成“紧贴产业”,力求“聚而合”。所有特色小镇都要聚集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四大功能都要紧贴产业定位融合发展。尤其是旅游、文化和社区功能,要从产业发展中衍生、从产业内涵中挖掘,而不是简单相加、牵强附会、生搬硬拼。
形态打造“突出精致”,展现“小而美”。首先,“骨架小”,规划面积控制在3平方公里,建设面积控制在1平方公里,原则上不超出规划面积的50%。其次,“颜值高”,所有特色小镇要建成3A级景区,旅游产业特色小镇要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再次,“气质佳”,原则上不新建高楼大厦,而是要求根据地形地貌,结合产业发展特点,做好整体规划和形象设计,确定好小镇风格,展现出小镇的独特味道。
运作机制“破旧去僵”,做到“活而新”。运作之初,浙江省政府就制定好了游戏规则:特色小镇创建不采用传统的审批制,而是用“宽进严定”的创建制:明确目标,竞争入队,中间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最后验收命名、达标授牌。
“我们还创新实施了‘期权激励制’和‘追惩制’,双管齐下激发创建活力。”谢力群告诉记者,对如期完成年度规划目标任务的特色小镇,省里按实际使用建设用地指标的50%给予配套奖励;但对3年内未达到规划目标任务的,加倍倒扣奖励指标。
据悉,去年5月,第一批征集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时,各地踊跃上报了260个,最终确定首批37个,从建设规划看,总计亩均投资达461万元,比10年前浙江全省开发区园区亩均投资水平提高了8倍。
截至目前,浙江已有6个设区市、66个县(市、区)出台了扶持特色小镇发展的专项政策,在土地配置、税费返还、人才引进、政府服务等方面提供专项支持,主要形成了企业主体、政府服务,政企合作、联动建设,政府建设、市场招商3种创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