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2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将国际并购与自主创新相结合——
紫光集团:站到集成电路产业“舞台”中央
本报记者 杨学聪

几天前,紫光集团携手TCL在北京启动规模百亿元的产业并购基金,打造产业投资平台。由于该基金重点聚焦TMT、工业4.0、工业2025及“互联网+”等行业的直接投资、并购,被业内视为中国工业4.0和“互联网+”时代的标志性事件。

“国际并购+自主创新,在国际并购的基础上开展自主创新。”这是紫光集团精准卡位、实现超车的诀窍。凭着这个“撒手锏”,在集成电路产业“零起点”的紫光,仅用3年,就通过超常规、超大规模地快速形成产业集成,一跃成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龙头企业,站到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舞台”的中央。

其实,搞技术出身的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一直在寻找介入集成电路领域的机会。“国际巨头几乎垄断了芯片产业的每个细分领域。从头搞基础技术研发和孵化,所需时间漫长,很容易在创新初期就被挤垮。最好的发展方式是‘国际并购+自主创新’,先利用并购让自己强大起来,再在股权合作的基础上搞自主创新。”

2012年秋天的一个晚上,他像往常一样浏览国内外海量财经信息,展讯通信闯进了他的视野。生产手机芯片、基带芯片出货量全球第三、智能手机还在增长……“那一瞬间,我知道展讯是可以收购的。”2013年12月稳准狠地拿下展讯后,紫光又一鼓作气收购了展讯的竞争对手锐迪科微电子,坐稳中国手机芯片公司的第一把交椅。

以此为起点,喜欢军事和历史的赵伟国,带领着他的紫光集团一路攻城略地:收购“新华三”成为中国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二的网络产品与服务领军企业;签约拟入股台湾力成、南茂等封测巨头企业,全面构筑从“芯”到“云”的信息产业生态系统……像一头下山猛虎,搅动全球产业界。

自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紫光用于芯片领域并购的资金总额突破120亿美元。伴随着收购,英特尔、惠普、微软等业内巨头与紫光形成股权合作伙伴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全面构筑了“芯—云—网—端”信息产业生态链。

在紫光,国际并购和自主创新是推动集团科技发展的两条“腿”,交错前进。紫光集团以人才、技术、资本、资源的有效整合,让融入其中的企业迸发出惊人的创造力。

北京学知桥西北角,致真大厦B座紫光集团芯片产业总部,展讯和锐迪科在京设计团队汇聚于此。展讯集中力量在手机芯片领域深耕细作;锐迪科则致力于物联网芯片的研发。曾经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如今协同创新。“手机芯片领域,我们的排名没有变,但市场份额增加了。”谈到并入紫光后的变化,展讯通信市场部高级总监张晨光表示,“客户和产品布局更高端了”。

以展讯为例,去年4月,展讯发布了4核5模移动通信SoC芯片SC9830A;今年1月推出中国首款搭载可控芯片及操作系统——紫潭;2月推出首款16nm高性价比LTE产品,全面发力全球4G中高端智能手机市场;2015年,展讯和锐迪科总计向全球手机制造商提供6.5亿套芯片,全球市场占有率约27%。

2015年,紫光集团预计达成销售收入520亿元人民币,资产总额超过1000亿元,合并净资产超过210亿元,税后利润总额40亿元。集团拥有专利1万多项,40%的高管和核心技术骨干为外籍身份。

2016年,紫光立志重点填补我国存储芯片的空白。芯片制造属尖端制造,技术和制造工艺都非常重要,特性就是高科技、重资产、国际化。“在这个市场作战,得拥有重量级武器,存储就是这样‘技术+制造’的重量级领域。”去年11月,紫光接盘同方国芯后,立马募资用于存储芯片工厂、对芯片产业链上下游公司的收购。

未来5年,紫光在继续发展移动通信芯片的同时,重点投向信息存储芯片和存储器领域,掌握信息安全完整产业链中最先进最核心的技术。紫光的目标是,集团涉及的芯片相关技术领域,跻身全球前三,最差要进入前五。“如果这是一场马拉松,42公里路程,我们刚跑完5公里。”赵伟国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