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城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2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璧山青杠街道产城融合推进城镇化——
不离乡土进城来
本报记者 吴陆牧
图为市民从刚刚建成投用的青杠街道锦江商业街走过。该商业街总投资约4亿元,广场面积4万平方米。 本报记者 吴陆牧摄

无论儿子怎么劝说,重庆璧山区青杠街道双路社区54岁的肖银辉大妈都不愿意搬到主城区。在她看来,自己现在的生活跟城里人并没什么两样。“虽说青杠以前是个破落的乡镇,但如今这里道路宽阔,高楼林立,广场、超市、医院、银行等设施一应俱全。”肖银辉说。

跟肖银辉有同样想法的人还有很多。青杠街道莲花村党支部书记李发伦告诉记者,前些年争着进城的村民,这两年陆续都回来了。他说,除了生活环境变好和基础设施完善,街道里聚集的一大批工业企业也为大家提供了就业创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青杠地处重庆以西,古时是成渝两地的必经之路。“我们是以乡建镇,以镇建街。”青杠街道宣传委员田强介绍说,在1993年建镇以前,青杠还只是一个面积不足100亩,人口不到200人的“院坝乡”。1995年,青杠镇被国家11个部委确定为全国首批、重庆市唯一的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开始走上了农村城镇化的改革探索之路。

1995年年底,成渝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高速路青杠站口也开始启用。得益于“道口经济”,青杠不断吸引工业项目集聚,加快城市建设,在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上快速前进。如今,青杠街道的城市建成区面积达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5万人,72条城镇街道纵横交错,200多万平方米的居民住宅沿街而立,俨然是一座现代化新城。

青杠街道党工委书记侯咏梅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城镇化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产城融合是该街道一直以来的发展思路,同时,把绿色城市、民生为本等理念也融入城镇化建设中。

事实上,在城镇化推进之初,由于发展迫切,青杠街道也走过弯路。“主要是布局不合理,配套设施不完善,一些作坊式的小企业夹杂在城区里,城区绿化零乱,看起来像一座工业城镇。”侯咏梅说,从2011年开始,青杠街道在璧山区的整体规划布局下,一方面建设工业园区,推进企业“退城进园”;另一方面,通过建设市民广场、公园、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提升城区绿化,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

据介绍,青杠街道近年来不断加大重点民生项目投入,推进生态宜居城区建设,相继关停了20多家污染企业,修建4个市民休闲广场和2个商业广场,修建城区二、三级污水管网3333米,新增城区绿化面积17万多平方米,2013年获得“国家级生态街道”荣誉称号。

在城镇化提速发展的同时,青杠街道的工业经济也呈现出良好势头。数据显示,目前青杠街道工业企业总数已达462家,2015年街道工业总产值达602亿元,完成工商税收5.12亿元,占财政收入95.5%。工业经济的发展不仅让村民转变成产业工人,也吸引了许多外出务工的青杠人返乡创业,实现“就业不离家、就地市民化”。26岁的胡燕2013年回到青杠开了一家服装店,她说,正是看中青杠的城市商业氛围越来越浓,自己才决定返乡创业,工作生活两不误。

目前,青杠街道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76.62%。侯咏梅介绍说,青杠还将根据璧山区人口布局和产业布局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提升街道城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力争到2020年街道城镇化率达到90%。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