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理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2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断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王 菲 周振国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并阐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反映了党对我国发展的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新认识,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五大发展理念既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又各有重点和特定地位。共享发展理念在基本理念系统中具有导向的意义,规定和制约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的方向和归宿。深刻理解共享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重要特征及实践要求,对于牢固树立关系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基本理念,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共享发展理念突出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规定了发展的根本目的、依靠力量、最终归宿,是对“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升华,其内涵更为丰富和深刻,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我们党一以贯之地强调发展为人民。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就在会见中外记者时宣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稍后,又指出:“不断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共享发展理念,高扬发展为了人民、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追求,突出了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建议》把共享发展的根本目的融入发展目标之中,确保实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两个翻番”,使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并向更高水平迈进。

中国的发展必须依靠人民。一切福祉不是恩赐的,是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己创造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的机会。三个共同享有的“机会”,不仅激发起个体的活力,而且使13亿人的智慧和奋斗汇聚成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毫无疑问,创新驱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是这个动力之源在哪里呢?在亿万人民创造性的实践之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建议》,毫无例外地都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重要的指导原则,凸显了人民是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改革发展的根本力量。

人民是发展的动力主体,同时也必然是发展的利益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归宿点都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崇高目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都要由人民共享,为人民造福,首先体现在不断改善民生上,体现在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发展的实惠上。《建议》在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方面,突出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共享发展理念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包容性特征。

导向性主要是指,共享发展理念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目标。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都有一个“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都离不开共享发展理念的制约和引导。共享发展理念把注重社会公平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强调“注重机会平等,保障基本民生”,对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妥善化解社会矛盾,增进人民团结,同样具有引导的意义和方法论的启示。

包容性不仅指共享主体是全体人民,而且突出共享发展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发展,每个人都能够平等参与,都能够尽其所能,都能够获得公平回报。我国社会存在的利益固化藩篱、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收入差距较大等问题,不仅影响共享,而且影响共建。只有每个人都能在推动国家发展中实现个人发展,谱写人生出彩的篇章,共建与共享相统一的包容性发展,才会获得不竭的动力。

共享发展理念转化为发展实践,首先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注重补好“短板”。《建议》以增进人民福祉为重点,从重大民生方面展开,注重问题导向,突出有效性。

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公共服务供给是人民共享的公共产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急需补齐的短板之一。《建议》针对“十三五”时期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出了“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的方向”。普惠性和均等化,突出了公共服务供给的公平性。普惠性要求公共服务对象全覆盖,人人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着力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向农村、向贫困地区倾斜。保基本要求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从满足最基本的公共服务需求做起,恰当把握公共服务供给扩大的规模和水平。可持续要求在着力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着眼长远,统筹协调,实现公共服务各项制度长期稳定运行,使人民群众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得到持续有效的保障,并且在享有的水平上即数量和质量上不断有所提高。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补齐‘短板’,其中必须补好扶贫开发这块‘短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巨大成绩,但是目前仍然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扶贫开发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阶段。实现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在走向全面小康的路上,如果有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掉了队,就会影响全面小康的真实性,影响群众的满意度和国际社会的认可度。

(作者单位: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