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企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2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吉林石化
精细化管理出最大效益
本报记者 李己平

供给侧应该如何改革?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的理念是:“眼睛向内做减法”,通过管理出效益;“眼睛向外做加法”,通过创新出效益

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减亏增效18.8亿元,在经历了多年的亏损后,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作为共和国长子,吉化经历过辉煌,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其前身是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是国家“一五”期间兴建的我国第一个大型化工基地,现有炼化能力800万吨,生产乙烯等115种主要石油化工产品。

吉化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实现扭亏为盈,吉林石化按照国资委亏损企业专项治理工作部署和中国石油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工作要求,尝试在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应该如何改革?吉化的理念是,眼睛向内做减法,眼睛向外做加法。

吉化负责人告诉记者,“管理出效益,从严管理出大效益,精细化管理出最大效益”,这是该公司秉承多年的节约理念。

节约在吉化颇有传统。蜚声国内的“麻袋毛精神”就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该企业打造的。当年,老工人于德泉收集包装物麻袋掉落的毛毛,用来做建筑的材料麻刀,搓麻绳织补破旧的麻袋,被总结为“麻袋毛精神”,其精髓就是“勤俭创业,艰苦奋斗,爱厂如家,从我做起”。

而今,“麻袋毛精神”已经在吉化传承了四代。作为新一代的传人,染料厂苯酚车间化工三班班长刘玉在车间的二楼建起“刘玉工作室”,把修理装置残留下的零件收集起来,再自制一些工具,为的是应急修理厂内的装置。他的口头禅就是,“现代化的生产车间也需要修旧利废”。

别小看“麻袋毛精神”的作用。苯酚车间管理人员告诉记者,“麻袋毛精神”不仅是一个年代节约理念的代名词,在今天,依旧能够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一个最典型的案例是苯酚副产品再加工。一般来讲,苯酚装置运行中会产生4种副产品,其中包括一种名为AMS的副产品。此前,AMS都是当做废料处理掉。现在公司提出,把过程产品转化成终端产品,对其进行精制,产出的AMS每吨成品可卖到1.1万元,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产生3000多万元的利润。二乙丙苯也是副产品之一,原先的处理方式是重新回炉,现在作为产品经营起来,销售价格相同,却减少了生产成本。据测算,这些副产品年销售额可达1亿元,是实实在在“捡”回来的效益。

光做好减法还不行,吉林石化还着力开拓加法的能量,努力做到眼睛向外,通过创新出效益。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即便在企业亏损最严重的时候,吉化也没有放弃科技创新。在大型乙烯优化运行示范工程中,吉化开展了裂解炉升级改造和先进控制技术应用,年增效益1.44亿元;自主开发的20万吨/年ABS、4万吨/年乙丙橡胶成套工艺软件包,成功应用于40万吨/年ABS(二期)、乙丙橡胶C线建设;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棚膜料7047TQ工业化实验方案,试生产3080吨,创效892万元。

同时,企业还围绕制约质量效益的瓶颈问题,扎实开展以十大科技瓶颈攻关、十大技术改造攻关为主要内容的“双十”技改攻关。目前,催化裂化技术升级改造、硫酸装置焚烧炉富氧改造技改等14个项目投入运行,年内增效1亿元。

统计显示,2015年,公司35种主要化工产品边际利润总额达31亿元,并再次荣获“中国石油与化工名牌产品”称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