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2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向经济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探索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述评
本报记者 齐东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的重要论述,有针对性地回答了新常态下经济治理“怎么看”“怎么干”的问题,形成的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张,为通往经济治理现代化的道路打下一块块理论基石,也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开辟治国理政新境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时俱进的战略筹谋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规划出实现梦想的宏伟蓝图。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逐步演化。

“治”,在于把握重大平衡;“理”,在于规范发展秩序。其指向都是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知行合一推进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从“中国梦”到“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从“三期叠加”到“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判断,从“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到“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的深入思考,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到“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深刻变化的世情、国情,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智慧,从理论到实践不懈探索,续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的重要论述,有针对性地回答了新常态下经济治理“怎么看”“怎么干”的问题,形成的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张,为通往经济治理现代化的道路打下一块块理论基石,也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开辟治国理政新境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时俱进的战略筹谋

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

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郑重阐释了“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的重大命题。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释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昭示了未来的愿景、共同的追求,更指明了施政的方向、肩负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经过1840年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和改革开放30多年的浴血奋斗、筚路蓝缕,此时的中国,距离民族伟大复兴梦想从未如此接近,正以昂扬的姿态全面进入全球化的坐标体系,而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极为广泛、深刻、复杂的变化。

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增长动力陷入低迷,发展前景充满风险和变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国际经济规则主导权之争更趋激烈。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积累,我国形成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较强的综合国力,展现出大国经济特有的韧性、潜力和巨大回旋余地,具备进一步推动发展的良好条件和雄厚基础;与此同时,经过长期高速发展之后,也进入旧动力日益弱化、新动力逐步生成的调整期,面临增速放缓和转型升级双重压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任务艰巨,化解各种矛盾风险迫在眉睫。

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迫切需要从现实发展理清发展思路,调整发展战略。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明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大势和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深刻总结了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九大趋势性变化,鲜明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以“新常态”描述当前中国经济的总特征,并将之上升到战略高度,表明了我们党对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表现出对国际发展趋势和中国经济发展态势清醒把握的战略定力,为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新战略、应对国际国内新挑战提供了科学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新常态下要有新思路,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新常态下要有新理念,必须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破除“唯GDP论英雄”,摆脱高速增长的“纠结”,实现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的健康增长。

——新常态下要有新的精神状态,必须坚持发展、主动作为,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强化体制动力和内生活力,把经济增长巨大潜力转变为现实。

与时俱进的战略筹谋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规划出实现梦想的宏伟蓝图。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逐步演化。

把握平衡完善经济治理

知行合一推动全面改革

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两个《决定》,是有着紧密内在逻辑的姐妹篇,是一个总体战略部署在时间轴上的顺序展开。对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改革擘画、当代中国最重要的顶层设计,国内外高度评价,认为是观察中国今后30年变革的重大历史线索。

“治”,在于把握重大平衡;“理”,在于规范发展秩序。其指向都是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感知一个国家的治理,经济是最直观的维度。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推动经济治理现代化,无疑将对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发挥牵引作用。

重大平衡之一,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经济活动的最关键环节,就是资源配置方式。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我们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也是生产力能否解放好发展好、改革能否取得成效的一个重大原则。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一般规律,重点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法治建设不适应、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要“放手”,保证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又绝非“甩手”,必须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失灵,管好市场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

重大平衡之二,是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供给需求是经济活动的逻辑起点,二者互为条件、相互转化。新常态下,两者都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但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清晰指明了“十三五”时期经济治理思路的方向,下一步经济改革的关键和重点。把改善供给作为主攻方向,是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后选择的经济治理药方,是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的必由之路。

重大平衡之三,是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2012年11月29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只有坚持共享发展,通过有效制度安排,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创新创造的发展活力,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重大平衡之四,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欢迎宴会致辞中说:“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这也是中国梦中很重要的内容。”他多次强调,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的重大发展,不仅深刻阐明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也是人类发展理念和文明发展价值观的重大创新。

重大平衡之五,是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习近平总书记以开阔的眼界、思路和胸襟,在多个外交场合强调,中国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与世界各国的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促进人类的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这些论述,充分表明中国进行国际交往、处理国际事务、构建国际新秩序的基本主张,体现了中国坚决走和平发展道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坚定决心。

推进经济治理现代化,需要理念上的认知到位,还要靠知行合一的实践积累。几年来,政府改革加快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成效明显;财政金融改革蹄疾步稳,营改增全面推行,存贷款利率相继放开;扶贫攻坚稳扎稳打;《大气十条》《水十条》等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颁布实施;“一带一路”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

思路决定出路。各项改革在顶层设计的蓝图指导下,日日夯基垒台,搭起“四梁八柱”。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引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突破、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经济体制的创新与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的创新相互交织、相互支撑,推动着“中国号”巨轮驶向更辽远、更壮阔的海面。

理顺思维强化执行

全面提升治理能力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辅相成,两者相得益彰、相携而用。制度体系在治理中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然而如果没有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

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必须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

相应而言,面对现代经济这样一个复杂、巨大、精巧的运行系统,实现治理现代化,不仅要求健全与完善经济制度,也要求不断提高运用各项经济制度管理经济事务的水平与能力。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也要与时俱进”。我们党要一如既往履行好领导经济工作的职能,进一步强化科学决策能力,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促进新旧增长动力转换接替、防范各类隐性风险,努力实现经济“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提升经济治理能力,要学会辩证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明确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不断提高运用正确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本领。尤其要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会尊重规律的历史思维、化解矛盾的辩证思维、面向未来的创新思维、于法有据的法治思维、应对风险的底线思维,处理好治国理政中各种复杂利益关系,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

习近平总书记还列举了错误思想方法的“负面清单”:反对形而上学思想方法;打破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摒弃盲人摸象、坐井观天、揠苗助长、削足适履、画蛇添足的主观主义。同时,要加强调查研究,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准确把握客观实际,真正掌握事物发展规律,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

提升经济治理能力,还要靠强化执行能力。

实现经济治理现代化,需要把握有利的发展机遇、构建更好的体制机制、勇敢地革除自身弊病、自信地迎接风险挑战,这是一个长期积累过程,也是一个持续奋斗过程。机遇稍纵即逝,改革不进则退。真抓实干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

时代呼唤只争朝夕、开拓创新的行动者。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4-2020年)》,是指导未来7年改革的总施工图和总台账。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要做好实施方案、实施行动、督促检查、改革成果、宣传引导的“五个到位”,力争把改革各项任务做实。要做到抓铁有痕、刻石留印,不真抓,再好的蓝图只能是一纸空文;不实干,再近的目标只能是镜花水月。“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语重心长,是对全党和各级领导干部的号召,也是警示和要求。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的开篇之作,也充分表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祖国、对人民的情怀和担当。秉持人民至上的坚定信念,追寻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共同奋斗,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脚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